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 - 无锡城科会.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 - 无锡城科会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 陈从周 诸位都是搞美学的,我是搞建筑和园林的。当然建筑、园林也涉及到美学,同美学的关系很深。但毕竟建筑、园林还是一个单独的学科。所以我只能从园林的角度,从建筑的角度,把自己学到的一点东西,提出来向诸位讨教,同诸位讨论,可能会讲许多门外汉的话,我是抱着学生的态度来的,我想大家是会原谅我的。 我今天只谈风月,与君约略话园林。 自从旅游事业兴起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掀起一阵中国园林热。前年我去美国纽约搞了一个中国园林,那边就对我国园林推崇备至,影响很大。 现在大家都晓得中国园林好,漂亮。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漂亮?这个问题同美学关系很大。过去大家讲中国园林有诗情画意。一到花园就要想做诗画画。这诗情画意是怎么出来的呢?这同美学有关系,同情感有关系。过去我国有句话说“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为什么在后花园私订终身?为什么不在大门口私订终身?花园里有诗情画意,有情感。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有这个条件就促进了他们的爱情。所以园林里有诗情画意。 对于中国人欣赏美的观点,我们只要稍微探讨一下,就不难看出,无论我们的文学、戏剧,我们的古典园林,都是重情感的抒发,突出一个“情”字。所以“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他们就在这个花园里有了情。中国人讲道义,讲感情,讲义气,这都同情有关系。文学艺术如果脱离了感情的话,就很难谈了。中国人以感情悟物,进而达到人格化。比如以园林里的石峰来说,中国园林里堆石峰,有的叫美人峰,有的叫狮子峰、五老峰,有各种名称。其实它像不像狮子呢?并不像。像美人吗?也并不像。还讲它像什么五老,并不像。为什么有这么多名称?这是感情悟物,使狮子、石头达到人格化。欣赏的是它们的品格。而国外花园中的雕塑搞得很像很像,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审美习惯不同。中国人看东西欣赏艺术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要加入人的因素。比如,中国的花园建造有大量的建筑物,有廊柱、花厅、水榭、亭子等等。我们知道一个园林里有建筑物,它就有了生活。有生活才有情感,有了情感,它才有诗情画意。“芳草有情,斜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这里最关键是后面那句,“人倚西楼”。有楼就有人,有人就有情。有了人,景就同情发生关系。所以中国园林以建筑为主,是有它的道理的。原始森林是好看的,大自然风光是好看的,但大自然给人的美同人为的美在感情上就有区别。为什么过去中国造花园,必先造一个花厅?花厅可以接客,有了花厅以后,再围绕花厅造景,凿池栽树,堆叠假山。所以中国的风景区必然要点缀建筑物,以便于游览者的行脚。比如泰山就有个十八盘。登泰山开始,先要游岱庙,到了泰山脚,还有一个岱宗坊,过了岱宗坊还有大红门,再到中天门,中天门上去才到南天门。在这个风景区也盖了大量的建筑物。这样步步加深,步步有景。所以中国的园林和风景区,同建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美学观点看就是同人发生关系,同生活发生关系,同人的感情发生关系。 中国的园林,它的诗情画意的产生,是中国园林美的反映。我个人有这么个观点:它同文学、戏剧、书画,是同一种感情不同形式的表现。比方说,明末清初的园林,同晚明的文学、书画、戏剧,是同一种思想感情,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明末的计成,他既是园林家,也是画家。清朝的李渔也是园林家,又是一个戏剧家。中国文化是个大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可以产生出很多很多不同的学问来。而中国文化又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感染。可以说中国园林是建筑、文学艺术等的综合体。 中国园林叫“构园”,着重在“构”。有了“构”以后,就有了思想,就有了境界。“构”就牵涉到美学,所以构思很重要。中国好的园林就有构思,就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要有境界,晏几道有晏几道的境界,李清照有李清照的境界。所以我就提出八个字:“园以景胜,景以园异。”许多外国人来我国旅游,中国导游讲花园,讲不出境界。外国人看这个花园有景在里头,那个花园也有景在里头,有什么不同?导游就讲不出,他不懂得“园以景胜,景以园异”。我们造园林有一条,就是同中求异。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即所谓“有法而无式”。“法”是有的,但是“式”却没有,没有硬性规定。我们有许多人造园,不是我讲笑话,就好像庸医,凡是发烧就用一个方子。如果烧不退,另外方子就拿不出来,这就说明他没有理论上的武装。有了园林的理论再去学习园林设计,那个园林才是好的。最近同济大学修了个花园,我回来一看就批评起来。我问:“是哪个人叫你搞的?你把你造这个花园的理论讲出来,讲出来我服。好!你讲不过我就拆。为什么造这个建筑,为什么种那株树,你说服不了人,说明你没有一个理论。”我们有些风景区之所以搞不好,就是这个原因。最近我到泰山去,泰山要造缆车。我说泰山是什么山?泰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山,民族的山,是风景区,是个国宝。你在那里搞个缆车,在原则上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