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需要感受和发现
作文需要感受和发现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作文需要感受和发现
习作首先要观察生活,但观察的目的是要在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中发现生活的真善美。生活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生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悲欢离合,百态尽有。多彩多姿的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它为创作提供的素材到处都有。对我们来说。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感受和发现。同学们整天埋头学习,对司空见惯的生活确实感到平淡无奇。其实,一些生活现象看起来平平常常,但当你了解了它的详情,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闪光的东西。这“详情”,这“许许多多闪光的东西”,正是我们要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去努力发现和挖掘的生活“底蕴”。
偶然发现或幸运碰上的作文材料,有时是可能的,但那不是凭借能力主动积极的发现。只有当培养锻炼了较好的感受能力,才会常有发现,才会在看去无文章之处有所发现。
写文章往往是从感受开始的,心有所感才行之于文。只靠留心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常有瞪着大眼睛而看不到什么作文材料的情况吗?不常有许多好的素材碰扁了你的鼻子,绊倒了你的腿,你还不以为可写吗?这就是因为你的感受能力太差。因此,要发现生活的“底蕴”,抓住生活本质的东西,不能单单靠眼睛和耳朵去感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心灵”去“透视”,用心去感受。
什么是感受?感受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素。
感受与写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记叙性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写作更是不能离开感受。如果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景没有或缺乏强烈而深刻的感受,则很难引起写作的冲动。有了生活,不一定能产生文章或作品。生活在同一环境,具有同等文化水平的人,有能写出文章或作品,有的却不能,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感受能力的问题。即或是命题作文,也是在回忆或唤起记忆中的感受,如果以往没有那种感受也是写不好文章的。作家王蒙在《漫谈短篇小说的创作》一文中说:“作为一个小说家,他什么都应该关心,什么都应该有兴趣,棒子面多少钱一斤,自由市场的白薯个儿的大小,上访的人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他认为:“一个对生活非常冷淡、非常厌倦的人,我想他是很难写出一篇小说的。”
从写作过程来说,感受又是立意的前提。作者在立意过程中所调的以往生活中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与积累,常常是那些感受深刻而强烈、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这些事触发作者萌生出某种立意。郑板桥谈自己画竹曾这样说:“汇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他之所以引起了画竹的冲动,并胸中有了对竹的画意,是因为清晨看竹,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感受。写文章同绘画一样,只有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概括,才能形成主题,完成立意。
感受还是传情的基点。传达感情与感受一脉相承。写作者对客观对象缺乏准确、深刻的主观感受,自然就难以传达出自身微妙的情绪和情感。准确而生动地表情达意必须依赖于写作者在观察基础上的主观感受。《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从清香中感到远处有歌声传来,是由嗅觉向听觉的转移。这是一种主观感受的结果。杨星火在散文《春雨》中写云雀:“突然,噗哧一声,一只金色的云雀,翅膀上抖着水珠,飞过田野……我仔细分辨着,这云雀的鸣叫声,分别是在欢呼:‘春雨春雨,春雨春雨……’”在作者听来,云雀的鸣叫声是欢呼春雨的声音,这是在强烈感受之后所传达出来的一种对春雨的特有感情。没有这样的感受作基点就难以传达出这种情感。
以上说的是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感受能力呢?
1. 训练感官的敏锐性。
感受以感觉作为基础,而感觉必须依赖于感官,因此培养感受能力,首先要训练各种感官敏锐地感应事物的能力。对视觉器官,要训练它对空间的广泛感受。邓刚在《迷人的海》中写大海与星光:“远处,灼亮的海火与星光交织闪烁,流动的暗云同微涌的浮浪搅在一起”,视觉感受如此广阔。朱自清在《春》中写雨,把雨比作牛毛、花针等具体物,视觉感受又是这样细微。
还要训练视觉对色调和明度的敏锐感觉。例如杨星火的散文《春雨》中的一段写景:“翠绿的麦苗儿,捧着水珠;鲜红的桃花花瓣上,滚动着水珠;鹅黄色的柳枝上,挂着串串水珠……”三种颜色,三种形态,辨别得仔细、清楚,如果没有敏锐的视觉是写不出来的。
训练听觉是要锻炼它对声音的感受,从而使视觉的感受变成有声的世界,这包括感受高音、响亮和音色的训练。
例如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有一段写王小玉说书:
“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个数的原码,反码,补码??.doc
- 一六六团中学学生会管理制度.doc
-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导学案】古诗文阅读 学案63.doc
-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学期备课.doc
- 一年级 《走的练习和游戏》第一单元.doc
- 一年级a,o,e教案.doc
- 【背】初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docx
- 一年级下册语文3月份.doc
- 一年级体育教案18复习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doc
- 一年级体育教案11队列:走圆形.doc
- 2025至2030中国壳聚糖凝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射频可变衰减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组合机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手游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麻醉药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投资运作模式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电气隔离开关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精对苯二甲酸行业发展趋势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供电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异氟烷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耐高温涂料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