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改植桉树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docVIP

马尾松改植桉树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尾松改植桉树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

马尾松改植桉树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   一般来说,结构良好的土壤蓄水量较多,土壤孔隙越多,越大,其贮存的水分也越多,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马尾松改植桉树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为了探明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宁明县境内,选择马尾松林改植桉树林后的代表性地段设置样地,挖土壤剖面(0~60 cm),分别与马尾松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改植桉树林后的土壤容重为1.121~1.346 g/cm3,比马尾松林增加0.008~0.023 g/cm3;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为43.81%~55.53%和19.46%~31.22%,分别比马尾松林有所减少;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依次为29.01%~42.56%、23.03%~32.50%和13.64%~29.89%,分别比马尾松林有所下降。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马尾松林改植桉树林后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孔隙度及通气度下降,以及持水性能降低等格局。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马尾松林;土壤物理性质;广西宁明   桉树(Eucalyptus)在多个国家引种和大规模发展,其面积已突破2 000万hm2,约占人工林总面积的1/3。至今为止,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80万hm2;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云南、海南、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区;其中广西达170万hm2,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周期的不断缩短和栽培措施的集约化;以及连栽代数的增加和社会上营造桉树工程的迅速发展,使得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1-3],其中桉树是“抽水机”问题是生态争议的核心问题。有关桉树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已经有些报道[4-14],但是,由于所在区域气候及土壤条件等环境条件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在广西宁明县境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桉树人工林进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方面的研究,探明马尾松改植桉树人工林后对士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程度,为该区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及营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   1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研究区位于宁明县桐棉乡那卜村,距离桐棉乡政府所在地约25 km,地理坐标在北纬21deg;54prime;,东经107deg;17prime;,海拔高度450~550 m。根据宁明县气象站(北纬22deg;6prime;,东经106deg;15prime;,海拔高度242.0 m)40余年的资料记载,年均气温为22.1 ℃,最热月(7月)均温28.3 ℃,最冷月(1月)均温13.7 ℃,极端低温-1.6 ℃,极端高温40.8 ℃;年均降水量1 154.1 mm,其中4”9月占全年雨量的84.9%;年均蒸发量1 697.1 mm,年中除6月略低于降雨量外,其他各月均高于降雨量;月均相对湿度为71%~82%,年均值为79%;年均日照时数1 786.3 h;年均风速1.3 m/s;无霜期362 d;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型。土壤为新生代第四纪沙页岩发育的赤红壤,土层厚度100~200 cm。   宁明县桐棉乡那卜村尾巨桉(Eucaly ptusur ophyllatimes;E.grandis)人工林分,原生植被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于2007年9月主伐马尾松1.8 hm2,经过炼山清理林地,穴垦整地,种植穴规格为40 cmtimes;30 cmtimes;40 cm。造林后头3年的4月进行抚育及施肥等措施。马尾松林分,于1983年3月造林,面积为7.5 hm2。在这2类人工林分的相似坡度(15~25deg;)、相似海拔(450~550 m)内,选择具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样地,每种树种各设置3个重复样地,每个样地面积为20 mtimes;20 m,各样地的植被概况见表1。在每个样地内,按上、中、下坡各挖3个土壤剖面,分别按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每个土层用不锈钢土壤环刀取3个重复样品带回室内,按国家颁布的标准测定其土壤物理性质[15]。根据测定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16]。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容重的变化规律   由表2可知,研究区尾巨桉林土壤(0~60 cm土层)容重变动在1.121~1.346 g/cm3,标准差在0.008~0.017 g/cm3,变异系数在0.71%~1.37%。2类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一般显示出尾巨桉林gt;马尾松林的变化趋势。存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马尾松林地枯枝落叶物较多,对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具有促进作用等因素的缘故。   经过分别对这2种植被类型各土层土壤容重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检验,结果得出t值统计量=6.416 6~8.441 4gt;t0.01=3.355 4,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