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第二学期诗词赏析练习卷(2013.5)(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诗词赏析练习卷
《蝶恋花》
一、词语解释
1、伫:久立
2、危楼:高楼
3、望极:极目远望
4、黯黯:心情沮丧忧愁
5、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6、会:理解
7、拟把:打算
8、疏狂:狂放不羁
9、强乐:勉强欢笑
10、强:勉强
11、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二:主旨
这是一首怀人词,围绕“春愁”,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采用委婉 的表现方式,写景抒情,感情真挚。上阙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下阙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句,因情感真挚,荡气回肠,成为千古名句。
三、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宋朝(朝代)柳永(人名)。
四、内容理解
1、词中直接点明时令和愁绪的词句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2、词中写主人公苦中求乐的词句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3、词中写主人公情深志坚的词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词中最能表现主人公主要情绪的词语春愁;表现愁苦无法排遣的句子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5、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情深志坚的男子形象
6、下列对这首词中有关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春愁”即相思之情,是全词的着眼点。
B、“黯黯”表达了词人忧愁沮丧的心情。
C、“无言”的根源是词人的缠绵情思。
D、“强乐”的结果是使词人感到懊悔。(“强乐”没有消释离愁,词人反而心甘情愿为相思所折磨,始终不感到懊悔)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上阙前三句描写了一位凭栏相思的女子形象。(词人是男的,词中的“伊”,多指女性。)
B、上阙后二句借春景写出了词人的无奈和凄凉。
C、下阙前三句词人“拟把”的目的是消释“春愁”。
D、下阙后二句表现了词人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如梦令》
一、词语解释
1、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2、浓睡:酣睡
3、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二、主旨:
这首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 一个女子爱春、惜花的细腻感情,惜花实际是惜春,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三、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宋朝(朝代)李清照(人名)。
四、内容理解
1、词中“卷帘人”是指侍女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设问、反复、拟人、借代 的修辞手法。把词人那种埋怨责怪、启发诱导的声情神态,惟妙惟肖的表现了出来。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词写出了春末夏初雨疏风骤、海棠依旧的景色特点。
B、“浓睡不消残酒”写出了诗人第二天早上酒还没全醒。
C、这首词构思精巧、语言精练地写出了诗人和卷帘人对话的内容。
D、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爱春惜花、对美好事物和年华逝去的怜惜之情。
4、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昨夜的风来得突然,还稀稀落落的下起了雨。该句交代了担忧园中海棠的原因。(晚风急猛)
B.“却道海棠依旧卷帘人C.“试问卷帘人试D.小令写法别致,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意境层层叠进,表达了作者伤春惜花之情。
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昨夜雨疏风骤”写出了昨夜雨大风急。
B.“浓睡不消残酒C.这首词通篇都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构思巧妙。
D.全词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字里行间流出作者的伤感情绪。
6、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起句叙事抒情,更点明下文关切发问的起因。
B、尾句既是词人对侍女回答的否定,更是对风雨中花朵凋零的惋惜,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C、“绿肥红瘦”别致而贴切地描摹出夏末秋初的景色。
D、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外界情况的不了解。
E、“昨夜雨疏风骤”说明昨晚雨大风大。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浓睡不消残酒”是说沉睡了一夜,酒还没有全醒。
B、“却道海棠依旧”中的“道”可解释为“说”。
C、“知否”重复是因为卷帘人没有理睬自己。(埋怨责怪、启发诱导的声情神态)
D、“应是绿肥红瘦”贴切地描摹出春末夏初景物的特点。
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昨夜雨点稀疏,晚风突然。(晚风急猛)
B、“试问”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矛盾心理。
C、“却道”写出了“卷帘人”回答主人时的漫不经心。
D、这首词短小精悍,意境层进,表达了词人伤春惜花之情。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D )
A、“浓睡”的意思是呼呼大睡,睡得很香。
B、“卷帘人”的回答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
C、“知否”三句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反问。(设问)
D、作者在词中以花自喻,赞叹自己青春如花。(慨叹自己青春易逝)
《浣溪沙》
一、词语解释
1、小园香径:花园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