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启蒙的哲学计划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二○○六年二月號 總第 47 期 2006年2月28日
後啟蒙的哲學計劃: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
⊙ 謝世民
一
為憲政民主社會建構一套政治哲學是羅爾斯(John Rawls)寫作《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的初衷,他本以為書成之後自己可以去研究別的主題,不料在《正義論》出版之
後,這個初衷卻成為他的終身計劃(life project)。根據《正義論》的〈前言〉,這本接
近六百頁的鉅著在1971年出版之前就以手稿的方式在哲學界流傳好幾年(第一個版本出現在
1964-65),它是羅爾斯在得到許多同道的建議和批評之後,不斷擴張和修改而寫成的1 。然
而,《正義論》只是整套理論建構的起點:為了回應《正義論》所引起如潮水般的批評,羅
爾斯在1993年出版了《政治自由主義》( 2
Political Liberalism ) 、1999年出版了《萬民
法》( 3
The Law of Peoples ) ,以及最後在2001年出版了《正義即公平:重述》(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4
) 。他曾說自己非常幸運,能有這麼多頭腦一流的同道願意花
時間討論和批評他的著作,讓他有機會避免錯誤,而把自己的正義理論發展得更為周全和嚴
謹。事實上,羅爾斯原先並沒有預期《正義論》會受到超乎尋常的注意和批評,因此書成之
後,他以為自己可以暫時告別政治哲學,而把研究轉向道德心理學。但是,他發現別人非常
重視他的理論,這使他覺得有義務必須認真嚴謹地去回應他人的批評,結果羅爾斯竟用了一
生的精力去修正和擴張他的正義理論。多數論者現在應該會同意,羅爾斯費盡畢生心血所建
構的正義理論是二十世紀政治哲學的里程碑,對任何關切一個合乎正義的憲政民主社會是否
可能的思考者,繞過羅爾斯所提供的分析,絕對是一種智性上的殘缺與遺憾。
當然,羅爾斯不會是最後一個政治哲學家。但是,羅爾斯現象應該是前所未有的:他不像康
德(Immanuel Kant)或黑格爾(G. W. F. Hegel)或任何系統哲學家,他並沒有去建構一整
套的哲學理論,而只針對特定的議題,孜孜不倦地耕耘近五十年。許多人也許會問,除了羅
爾斯強烈的義務感,覺得必須認真回應他人對自己的理論所投注的心力之外,還有甚麼因素
讓羅爾斯可以不斷深化他的思考,累積出這麼有分量的著作?英美哲學的專業化固然相干,
但是更為重要的因素,可能是英美分析哲學界對於清晰性的高度要求。
哲學是極度艱難的領域,這應該是多數哲學研究者共有的觀察。根據芝加哥大學哲學教授拉
莫爾(Charles Larmore)的分析,對於哲學的艱難,我們可以有兩種非常不同的理解。第
一,有人也許會說,常識往往暗藏著難以察覺的錯誤,以致於要暴露、批判、揚棄、修正、
或超越這樣的錯誤,極度艱鉅,而這卻是哲學必須承擔的任務,因此哲學非常艱難。第二,
另外的人也許會說,針對任何哲學問題我們一旦有所立論,犯錯的可能性絕對遠遠高於我們
想像的程度,畢竟,過去的哲學家(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休姆、康德等等)並
5
不比我們愚蠢,但也都無可避免地犯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哲學很艱難 。對艱難採取第
一種理解的哲學家傾向於要求讀者放棄常識,以接受自己所新創的一套概念和話語,而當讀
者抱怨無法理解這些概念和話語時,這些哲學家便以「艱難」作為藉口和護身符,為自己的
晦澀辯解,責怪讀者的膚淺和蒙昧。然而,一旦艱難可以成為辯解的藉口,哲學家便很容易
脫離人間,只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裏,用自己所創造的概念和自己對話,至於立論是否妥當,
他人則無緣置喙,因此,艱難不免也就成為某些哲學家保護自我利益的冑甲。二十世紀的分
析哲學,如果有任何貢獻的話,貢獻之一便在於論述風格上避開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