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N及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探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TEN及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探究进展

PTEN及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探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2-0006-02 作者简介:樊松强(1982.10-),男,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200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现就读于青海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专业研究生。 【摘要】PTEN基因是最近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抑癌基因,它调控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凋亡,影响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和骨架蛋白的组装,对细胞的信号传导和其它生物过程有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PTEN在很多肿瘤中都有丢失或减低表达,进一步揭示其抑癌作用机理,与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基因治疗和分子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膀胱癌;PTEN;抑癌基因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其中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约占9O%,探究膀胱癌的发病机制一直是泌尿外科研究的热点。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其中癌基因(oncogene)和抑癌基因(antioncogene)是涉及最多的两大类。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常导致细胞生长失控。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是于1997年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具有双重磷酸酶活性,在细胞的生长调控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抑制细胞生长,又可以促进细胞凋亡,还具有抑制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的作用[1]并克隆定位于染色体10q23.3上[2-4]。PTEN的突变和缺失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高恶性度前列腺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5]。本文就PTEN的结构特点和抑癌作用机制及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1 PTEN的发现 研究者发现在前列腺癌、卵巢癌、脑肿瘤等很多肿瘤中存在l0q23的杂合性丢失(LOH)。所以推测染色体10q23位有可能存在一个抑癌基因。1997年,Li等[6]用代表性差别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erence analysis,RDA)在浸润性乳腺癌的两个移植瘤中发现了10q23染色体特定区域的纯合性丢失,并分离出一种新的基因,从其403个氨基酸的读码框架(0RF)找到一段(55个氨基酸残基)酪氨酸磷酸酶(phosphatase)功能域。另有一175个氨基酸序列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由于这些结构特点,命名这个基因为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tected on Chromosome ten,缩写成PTEN。 2 PTEN的结构与功能 PTEN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3,13,全长200kb,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PTEN成熟蛋白是由403位氨基酸构成的一条多肽链,相对分子质量(Mr)为50 000,其主要功能结构区位于含有磷酸酶域的N端,它在抑制肿瘤发生发挥了关键作用。C端分为C2区和尾区(tail region),尾区含有PDZ区域。C2区(186~351)可使PTEN与磷脂结合,使PTEN与细胞膜结合。尾区含有ck2磷酸化位点,这有助于保持PTEN的稳定和活性。PDZ区域可使PTEN与MAGI蛋白结合,在膜上形成PTEN/MAGI复合物后,PDZ可增强PTEN信号的传导效率[7]。 3 PTEN的作用机制 目前普遍认为的主要由以下三条途径共同完成。(1)局部黏附性激酶途径(FAK途径):局灶黏附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为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关键激酶,而PTEN具有磷酸酶活性,PTEN使FAK去磷酸化而失活,从而阻断FAK对Ras MAPK的调节,抑制细胞的转移和黏附[8],下调FAK和P130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抑制FAK活性,降低整合素介导的细胞扩散和局部黏附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侵袭及转移。(2)三磷酸酰肌醇激酶途径(PI3K-AKT途径):脂质PIP3位于细胞膜上,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转换途径中起重要作用。而PTEN可以通过其脂质磷酸酶的作用使PIP3降解以及抑制了PI3K的磷酸化作用和阻断了AKT及其下游激酶的活性,引起细胞凋亡。目前研究证实,PTEN的调节在PI3K/AKT途径中起关键性作用[9]。(3)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途径(MAPK途径):MAPK作为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以磷酸化方式激活,磷酸化的MAPK将胞浆内信号导入核内,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及分化等多种生理过程,并在血管发生、肿瘤细胞黏附和侵袭转移过程中具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