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伟雄-游走于中国烹饪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伟雄-游走于中国烹饪文化

关伟雄:游走于中国烹饪文化耗资无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他,是一位旅行家? 也许是,但又不纯粹是。 他去的地方有些特殊,各地博物馆。 他关注的藏品也有些特殊,全是跟烹饪有关。 他二十多年前的偶遇 关伟雄的大名,可谓久仰。 不过,不是因为他各种各样的头衔,而是因为他对中国77万年烹饪文化的深刻研究。 一个厨师,游历博物馆,举办文化展,出版图书,这壮举着实让人有些称奇。 这厨师怎么干起专家学者的活计了? 这里面有着一段颇为不寻常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开始于二十多年前。 1985年,在香港?平酒楼工作的关伟雄,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中国烹饪文化的起始。 当时,酒楼的老板麦弁明组织了一个亚洲饮食联盟,专门研究和供奉餐饮业的祖师爷伊尹。伊尹的传奇故事引发了关伟雄对餐饮文化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大量收藏饮食资料和饮食图片,考察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访专家,甚至还跑到考古遗址去实地求证,搜集和考证中国饮食文化史料。 因为跑过的地方太多,有些甚至关伟雄自己一时部记不那么清楚,只能记起一个粗略的路线了。 1993年左右,关伟雄已经走遍了包括香港、澳门,深圳,广东,福建等南方省市的博物馆。 1997年,因为工作原因,关伟雄来到北京,他专门去了烹饪发源地一周口店遗址考察,同时还跑遍了大同,东三省,蒙古,天津等地的博物馆。2000年,关伟雄去了上海。期间,他先后到过上海,江苏,南京,安徽,江西,武汉,郑州等地的博物馆。 2004年,关伟雄转到西安工作,在那段日子里,山西、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等地的博物馆里都留下了他孜孜以求的脚步。 他和他的“猿人洞” 随着认识越来越深入,关伟雄越发醉心于中国博大精深的烹饪文化,并且还萌发了要努力将它们宣扬出去,好让更多人来认识和了解烹饪史的想法。 200”z~,关伟雄在北京举办了中国(50万年)饮食文化展。这次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元前170万年至今的饮食发展简史。展览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饮食市场的状况、菜肴著述,等等。参观者可循着历史的脉络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历史时期饮食的发展情况。在第二部分中,参观者可以看到丰富的中国名菜历史典故。其中不仅仅有菜谱用料,制法方法,还将仔细介绍菜肴的历史渊源,沿革演变,传说掌故,文化背景,烹制原理,营养价值,食补食疗功效,等等。 为了这个饮食文化展,关伟雄还特意注册了一个商标“猿人洞”,他说:考古学家证明猿人洞是中国烹饪发源地,我马上想起来,既然自己做的是烹饪这一行,就应该赶紧把它注册了,我不注册,说不定又被外国人抢注了。甲骨文就是被外国人抢注了。我注册这个商标是做展览的标志,不是为了赚什么钱,就是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商标是中国目前最古老。的商标。他编著的书要出版了 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直立人生活在大约五十万年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了最新方法(铝铍埋藏测量法)重新测定了北京直立人遗址,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七十七万年前。于是,关伟雄修订了自己之前的研究成果,着手编著一本名为的书。 目前这本书即将由古籍出版社出版。书中共1300张图片,5万文字,据说数码样已经出来了,年前即将付梓印刷。 书中,关伟雄将烹饪历史按照炊具的演进进行了分期: 第一阶段公元前77万年前为“烹前时期”。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第二阶段 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2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三阶段:约公元前2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先民开始利用石块烹制食物,诞生了石烹。 第四阶段:约公元前1年至公元前2070年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炊具,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五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铜烹时期。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文化遗址发现青铜炊具、青铜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六阶段:铁质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11年,为“铁烹时期”。 第七阶段:公元1911年之后,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铁烹与电器烹时期”。 这本书图文并茂,而且书里新鲜的分期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首开先河,使人们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更为清晰的了解。 他的旅途痛并快乐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关伟雄为了追寻、研究中国烹饪文化,行的,已远远不止万里路了。 提及旅途见闻,关伟雄不禁眉飞色舞,热情高涨起来。 他说:“我在路上真的是见到了很多有趣的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