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带发展规划.docVIP

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带发展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带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专题规划 (二零零三年九月) 2003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统计局2002年广东最大50家工业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085.69亿元,比年增长20.88%从行业看,信息产业有20家,所占席位最多其利润增幅均在30%以上。 珠江三角洲的相互配套,层次多、程度深、链条长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产品等业,正在成为世界信息产业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1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77万。 信息产业区的延突破了市、县(区)、镇的行政范围,成为由产业(包括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供销、科工贸之间的衔接,三次产业间的联系等)p3)。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西岸电机械6月,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容包括允许众多香港产品零关税进入内地,放宽内地对香港服务业的准入领域以及贸易便利化三方面。把大珠江三角洲抓住机遇,优势互补,加强合作,争取用10至20年时间珠三角建成全球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 “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改变着与长三角的竞争态势。仅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和珠海5个城市去年的GDP就比长三角15个城市的总和还多590亿元,再加上珠三角其它城市,“大珠三角”的整体竞争力将大为增强。广东与周边省(区)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九省、区,位于我国广大的华南、西南地区,直接间接、或多或少都跟珠江有关,与珠江流域的流向、与珠江最后流入南海而形成的经济流向和文化有关。年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部分统计数据行业名称 企业数 (个) 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 增长 (%) 利税总额 (亿元) 增长 (%) 工 业总产值 (亿元) 增长(%) 1971 2745.73 29.7 133.86 37.1 2897.95 29.0 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 194 1026.11 44.3 29.32 90.5 1061.33 32.9 通信设备制造业 198 473.65 22.9 47.23 34.1 514.29 26.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20 8.97 41.6 0.35 34.6 8.69 33.9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 290 464.64 21.0 11.68 12.5 490.76 23.4 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 791 586.59 15.7 32.38 14.9 619.37 26.3 专用电子仪器仪表制造 21 4.23 15.4 0.55 266.7 4.70 7.2 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制造 51 13.91 64.7 2.41 173.9 16.60 38.7 电子信息辅助器材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406 167.64 51.7 9.97 86.4 182.20 48.4 珠三角的软件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两市。2002年,广州市有软件企业1756家,占全省的50.9%;深圳市有1327家,占38.5%。广州有软件从业人员3.06万人,占全省的42.9%;深圳有3.17万人,占44.4%。从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广州软件业全年营业收入占全省的35.2%,深圳占57.5%;广州的利润总额占全省的51.5%,深圳占25.6%。总的看来,广州、深圳两市就集中了全省89.4%的软件企业、87.3%的软件从业人员、92.7%的软件营业收入和77.1%的软件利润。 图:2002年广州、深圳以及其他市软件业在全省所占比重 长三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超前一步。长三角的整体经济布局相对于珠三角来说显得明显顺畅。从2001年开始,沪、苏、浙三省市每年召开由常务副省长、常务副市长参加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形成政府协商机制。2003年3月,三省市政府还分别签订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协定,规划和建设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产业分布格局。反观珠三角,相对于长三角对周边流域的影响,珠三角在周边省区的龙头地位还是不太明显。香港、广州、深圳、东莞的发展竞争多合作,资源整合。现在,大珠三角启动,经济实力可与长三角有一比,影响力将日渐增强;周边省区也急于寻找地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以求经济起飞。此刻,珠三角突破腹地狭小的掣肘,先扩大到“大珠三角”,再与周边省区共同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区,既有了需求,也有了可能。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将成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广东和周边各省(区)的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