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鬼哭》本事考
《聊斋志异·鬼哭》本事考摘要:清顺治四年(1647)六月十四日,高苑民谢迁领导的义军占领了淄川,旋被清王朝镇压,淄川惨遭屠城。蒲松龄通过《聊斋志异·鬼哭》记载了这一事件的一个侧面。本文通过对这一事件发生的诱因和过程,及《鬼哭》中涉及的人物的考证,试图还原这一事件的真相,也通过确凿的证据,证明清兵猛于义军。
关键词:聊斋志异;鬼哭;本事;考证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清顺治四年(1647)六月,在齐鲁大地上发生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这就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淄川,被高苑民谢迁领导的义军占领了。这不能不令刚刚入主中原、根基未稳的清政府为之恐慌。
淄川,夏商为青州之域,秦属齐郡之地。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在此设般阳县,因城南濒临般河得名。淄川在历史上虽屡经变乱,但被农民起义军占领,还是头一次。对于这次事件,志乘都有记载,但相对比较简略。《淄川县志·兵事》是这样记载的:“顺治四年(1647)六月壬午,高苑贼谢迁,先伏贼城中,夜半垂绳引贼上,城遂溃。迁见城坚,据之,号召东山羽党数千入焉。大兵旋集,凿长濠围之。凡两月,从地道引火轰城;城崩,贼始歼。”谢迁攻陷淄川那年,蒲松龄刚好八岁,他亲眼目睹了这场血腥巨变。成年之后,他写下了《鬼哭》这篇生动的闻见录。《鬼哭》是唯一以纪实文学形式对谢迁起义记述的篇章。全文如下:
谢迁之变,宦第皆为贼窟。王学使七襄之宅,盗聚尤众。城破兵入,扫荡群丑,尸填墀,血至充门而流。公入城,扛尸涤血而居。往往白昼见鬼;夜则床下燐飞,墙角鬼哭。一日,王生皞迪,寄宿公家,闻床底小声连呼:“皞迪!皞迪!”已而声渐大,曰:“我死得苦!”因哭,满庭皆哭。公闻,仗剑而入,大言曰:“汝不识我王学院耶?”但闻百声嗤嗤,笑之以鼻。公于是设水陆道场,命释道忏度之。夜抛鬼饭,则见燐火荧荧,随地皆出。先是,阍人王姓者,疾笃,昏不知人事者数日矣。是夕,忽欠伸若醒。妇以食进。王曰:“适主人不知何事,施饭于庭,我亦随众啗噉。食已方归,故不饥耳。”由此鬼怪遂绝。岂钹铙钟鼓,焰口瑜伽,果有益耶?
《鬼哭》中直接涉及到的真实人物有三个。一是义军首领“谢迁”;二是宅院的主人“王学院七襄”;三是寄宿此间的“王生皞迪”。要想读懂《鬼哭》,必先从认识这三个人物入手。
一、先认识义军首领:谢迁
谢迁,山东高苑人(今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有关他的史料,留下的不多。据淄川韩其芳先生考证,谢迁在京中曾在淄川人韩源家做过仆人,“后因事与主相左,有隙”。韩源,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郾城知县,调固始,擢礼科给事中”。明崇祯十一年(1638)回籍,当时他还只是个七品京官。顺治甲申(1644)“起礼科给事中,升吏科给事中、太仆寺卿。以通政使司右通政致仕。”如果谢迁真的曾在京为韩源做仆的话,至迟明崇祯十一年(1638),就随韩源回到了山东原籍。
1644年6月,清顺治帝在北京登基。当时,赋闲在家的明崇祯朝太子太保谢升(山东德州人),组织一班明朝的遗老遗少,给顺治皇帝上书,表示愿意归顺。于是顺治皇帝就下了一道诏书,对愿意归顺者,原官录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顺治元年(1644),韩源就被顺治帝“起礼科给事中”,成了“贰臣”。如果谢迁真的“与主相左,有隙”的话,很可能是由韩源降清这件事引起的。因此两年之后,谢迁在他的家乡高苑就扯起了反清的义旗。
谢迁起义,发生在清顺治三年(1646)的秋天。清顺治初年,因明王朝遗老们的配合,清王朝没有大动干戈,山东就“传檄而下”。清兵南下后,相对而言,对山东的统治也就比较薄弱。之后的“扬州十日”、“嘉兴三屠”,无不与一纸“剃发令”有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不能不令孔孟之乡的人们既震惊又愤慨。反对满清政府的血腥暴政,这大概就是谢迁一伙揭杆而起的原因吧!谢迁起义伊始,先是占领了高青的刘家镇;十二月,攻陷了高苑县城,杀知县武振华。清廷急令胶州总兵海时行率兵征剿,谢迁突围,军师赵束乡被擒斩。谢迁突围之后,沿孝妇河南下,于当年十二月攻陷新城。新城一带,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义军在劫掠一阵之后,只好继续向南,最后进入了淄川的东部山区,占据了桃花山,成为啸聚山林的流寇。这里是淄川、益都、临朐三县交界的地方,山高林密,食粮充足,易于啸聚。谢迁与一般的义军并无二致,皆以攻城略地、劫掠钱财为主旨。淄川是富豪云集之地,自然为义军所觊觎。但淄川石城坚固,且西有孝妇河、南有般河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区区数千义军,想攻占淄川谈何容易?可谢迁却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淄川,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尚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据清人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七》记载:
国初,淄本无寇,衅起微渺。一旦城破,杀戮惨不可言。贵家世族男女,殉难者甚众。初,张相国家在西街,临通衢,小户葬事经过者,前期必启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实验室装修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 VIP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B级法兰锻制-作业指导书生产用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汇编.doc VIP
- T_ZJAF 13.1-2023 公共视频资源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第四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新课标卷)+解析及答案001.docx VIP
-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pdf VIP
- 《吸入装置使用》课件.pptx VIP
- 患者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培训.pptx VIP
- IT运维管理制度流程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