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航空货运枢纽落户何处-
中国航空货运枢纽落户何处?刚刚结束的“两会”,撤销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全国上下期盼已久的“大部制”总算有了结果,海、陆、空、铁四种运输方式将统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这对中国物流业来说是一大“福音”,业内专家表示,一直以来分段管理,信息、运作断裂的多式联运将会得到整合,畅通的多式联运将会提升物流效率,大大节约物流成本。
正当物流从业人士畅想铁路改革带来的影响时,对运输成本继续高涨的公路运输何时能降下不寄希望,而对航空货运来说,铁路(包括高铁)的企业化运作无疑是一大冲击。在铁路布置好的“地网”中,中国的航空货运的“天网”如何谋出路?
事实上,能高度集中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于一体的机场建设一直是一些当地政府积极向国家争取的项目,空港经济视为拉动当地经济的“引擎”,特别会对金融、旅游、商贸、信息、物流等产业产生的综合效益突出。据国际上的研究机构计算,民航业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是1∶8,也就是说,在民航业中投入的是1,产出的是8, 8指的是对整个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过去“要想富,先修路”,现在 “要开放,上民航”。在全国230多个机场中,分成5大机场群,哪些将会是未来的国际、国内货运枢纽?需要货源、航线、运输资源等多方面的最佳组合。
全球著名航空货运杂志《Air Cargo World》,每年都会公布全球货运量排名前50位的机场和航空公司。2011年,在全球各大货运机场当中,香港机场力压孟菲斯机场,成为世界第一。而孟菲斯机场,作为全球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联邦快递全球最大的航空货运枢纽,则屈居第二。上海浦东机场排名第三,浦东机场在这个排位上已经连续4年,从2006年的第六位,到2007年的第五位,再到2008年的第三位,然后再也没跌出过三甲,而且与第四位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去年,DHL快递北亚货运枢纽中心落户浦东机场,联邦快递在浦东机场的操作中心斥巨资扩建,再加上2008年已然落户浦东机场的UPS,全球三大国际快递公司已集体瞄准上海浦东,作为国际运输的航空枢纽,浦东机场已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
在DHL北亚转运枢纽的启动仪式上,上海机场集团总裁李德润对媒体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9000万人次~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500万吨~550万吨。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都将成为国际枢纽,而已经连续保持4年排名全球第三的机场货运量,也将在未来几年跃升至全球第一。
不过,中国的航空货运市场足够大,单纯一个航空货运枢纽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香港机场货运量常年数一数二,与毗邻珠三角生产基地的地缘关系是分不开的,再加上近年来广州、深圳、珠海等机场的货运量在持续攀升,可见中国南大门空运市场之活跃。再看全国其他区域,华东区有上海浦东、虹桥、杭州、南京等,华北区有北京、天津、郑州,西部有成都、重庆,华中的武汉、长沙也在崛起。在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之下,我国必将诞生更多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不过,它们将在哪里?
“十二五”货运机场的布局
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机场体系。并重点规划建设北方、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五大机场群。
北方机场群:将北京首都机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新建北京新机场。加快发展区域枢纽机场,发挥哈尔滨、沈阳、大连、天津机场分别在东北振兴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哈尔滨机场面向远东地区、东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发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长春等机场的骨干作用。发展漠河、大庆、二连浩特等支线机场,新增抚远等支线机场。
华东机场群:培育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加快发展上海虹桥、杭州、南京、厦门、青岛等区域枢纽机场,满足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海西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培育青岛机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功能。发挥济南、福州、南昌、合肥等机场的骨干作用。发展淮安等支线机场,新增九华山等支线机场。
中南机场群:培育广州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完善深圳、武汉、郑州、长沙、南宁、海口等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满足珠三角地区、中部崛起、北部湾地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区域合作战略需要。增强三亚、桂林等旅游机场功能。发展百色等支线机场,新增衡阳等支线机场。
西南机场群:强化成都、重庆、昆明机场的区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