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南海地名看古南越族底层词遗存
从南海地名看古南越族底层词遗存摘 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地名。这些稳固的地名很好地记录下了古南越族的底层词。本文拟从古南越族底层词形成的历史背景切入,探讨底层词在南海地名中的分布情况及这些底层词地名所反映出来的独特而又丰富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南海 地名 南越 底层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地处珠三角腹地,曾是历史上古南越族的聚居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秦时设郡,隋时置县。1992年,南海撤县设市。2003年作为“南海区”融入大佛山。2005年,该区进行区域调整,含两个街道办事处(桂城、罗村)和六个镇(里水、九江、丹灶、大沥、狮山、西樵),此建置一直沿用至今。本文以清代《南海县志》[1][2]、《南越笔记》[3]以及《南海市地名志》[4]、《广西壮语地名选集》[5]等古籍、地方文献资料为依据,探究现行南海区八个镇街地名中古南越族底层词的遗存。
一、古南越族底层词形成的历史背景
底层词是强势语言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词,是一种双语现象。它的形成常常与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联系在一起。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6]底层词的形成涉及语言接触的留存问题。早期在中国的岭南地区居住着南越(通“粤”)族,它是百越族中的一支,是一个独具浓厚文化特色的古代民族,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等地。中国历史上曾有“北胡、南越”的说法。随着中原人的持续大规模南迁,土著的南越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多数土著居民逐渐与汉族融合,最终被汉化。没有被汉化的土著居民演变为黎族、壮族、瑶族、畲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分布于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现南海区也有这些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原汉族大量迁移到岭南以前,南越族一直是岭南地区的土著居民和主体民族,中原人迁到岭南后,语言不免受其影响。南越族人在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接受了汉语,并被汉语逐渐同化。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在并存、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往往是强势语言胜出而处于“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但这一过程是渐变的,“双语”状态是其过渡阶段,亦即南越族人不会一下子将自己所使用的母语全抛弃掉。因为在语言的接触中,同化往往伴随着相互渗透,于是南越族人在放弃本族语而使用汉语时会不自觉地带来了古越语的底层词,而各地相对稳固的地名则很好地记录下了这些底层词。
二、底层词在南海地名中的分布情况
现代汉族广府民系大部分是汉化的南越族后裔,由中原汉族和南越族融合发展而来。在珠江流域有众多人口使用粤语,并保留了较多古南越语底层成分,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如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虾”表示“欺负”,“边度”表示“哪儿”等等。古南越族的底层词问题从90年代开始已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如司徒尚纪、陈柏辉、李敬忠、欧阳觉亚、宋长栋等学者对此都有过深入研究,并不断有研究成果问世。当中很多学者运用大量的史料、语料证明南越底层词其实与壮侗语词汇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底层词汇不同于中原语言,而是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比较接近壮侗语系的语言(见表1)。
表1 南海老地名中部分古越语用字及其含义
资料来源《广西壮语地名选集》
“涌(冲)”“埗(步、埔)”“洞(峝、峒)”“六(禄、渌)”“罗”“边”等都是古越语底层词在南海地名中的遗留。其分布主要存在于表示水体、山岗、田地等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表示居住地的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中。
(一)与河流、池沼、水沟等有关的底层词地名
这类底层词地名从侧面反映出古南越人临水而居的聚落分布特征和善用舟楫渡河的生活习惯。
1.涌(冲)
清代李调元在《南越笔记》曰:“涌,冲也,音冲。”[7]意为小河流。带“涌”或“冲”字的地名在南海比比皆是,如:逢涌、沙涌、华涌、猛涌、湖涌、楼涌、龙涌、良涌、大冲、泌冲等。
2.埗(步、埔)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曰:“岭南谓水津为步。”[8]古越人靠水而居,以捕鱼为生,常以舟楫为渡河工具,在地名上通用“埗(埔)”表示码头,津渡,形成了独特的百越土著文化。有时“埗”亦写作“步”,现南海比较常见的表示津渡、码头的地名常用“步”字,而少用“埗”或“埔”字,如盐步、瓜步、庄步、河步、石步等。
(二)与冲击平原、低洼田地、山谷盆地等有关的底层词地名
1.良、塱(、朗)
“良”是壮语[lɑnɡx]的近音,意为平地,在《广西壮语地名选集》中可以找到带“良”字的地名,常指有水的大片洼地、田地等。在南海,带“良”字的地名不多见,主要有丹灶的良登,成村于1100年前,为南海千年古村之一;另一个是九江的良涌,按《南海市地名志》上的解释,“良”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乘新课改之风完善专业发展.doc
- 乘法分配律学习前测研究及思索.doc
- 乘法分配律教学探究报告.doc
- 乘着课改快车 享受快乐语文.doc
- 九三现象及现代管理理念.doc
- 九个步骤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中应用.doc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研究.doc
- 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 成长历程 (Revision).doc
- 九寨沟县2008年至2012年黑热病发病情况研究.doc
- 九年级化学基本计算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doc
- 智能后勤保障管理制度 .ppt
- 2025年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必考题.docx
- 《微信团购合作流程》课件.ppt
- 2025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