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铸件中的气体.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铸件中的气体

第七章 铸件中的气体 7-1 概述 固溶态、化合物和气态 4.浇注过程 一、气体存在形态 二、气体的来源 2.熔炼 1.炉料 3.合金与铸型的相互作用 * 三、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气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和该气体分压下,金属吸收气体的饱和浓度 2.常用表示方法 100g金属所能溶解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氢:1.0cm3/(100g)=0.9ppm 氧:1.0cm3/(100g)=12.5ppm 氮:1.0cm3/(100g)=14.3ppm cm3/(100g): 质量分数ppm: * 四、气体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5.降低铸件的气密性 1.减少铸件的有效工作面 2.产生应力集中,成裂纹源 3.降低铸件的强度和塑性 4.降低铸件的疲劳强度 * 7-2 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与析出 一、金属的吸气过程 气体分子撞击金属表面,某些气体分子离解为原子,并吸附在金 属表面上,经扩散进入金属内部,最后,已溶解的气体原子在金 属内均匀化。 二、单质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 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温度和气体压力 金属蒸汽压 合金成分 定义: * 1.温度和气体压力的影响 H对Fe、Cu、Al、Mg、Ni、Cr、Co等是吸热,N对α-Fe以及后续 金属也是吸热 氢对Ti、V、Zr、Pd、Th等金属溶解是放热 1)T定值,p增大;S增大 2)p定值,T变化 T增大,吸热(△H>0)S增大 a.无相变 T增大,放热(△H<0)S减小 b.有相变 相变前后,S变化规律跟无相变相同;升温到T0相变,S徒然增大 局限性:金属液温度接近沸点时,其溶解度逐渐降低,在沸点时, 气体的溶解度为零。 * 2.金属蒸汽压的影响 蒸汽压大,金属易挥发, 如Mg,Zn等; 蒸汽压小,金属难挥发, 如Fe-C、Cu等 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随金属蒸汽压的升高而降低 * 3.合金成分的影响 1)对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影响 增大氢、氮活度系数的元素,都使合金液中氢、氮的溶解度减少。 * * * 2)形成化合物 与金属生成稳定化合物,不溶金属,失去吸气能力,溶解度降低 与气体生成稳定化合物,溶于金属,溶解度增大 3)元素对表面膜的影响 元素使表面膜疏松——吸气加快 Mg,Na,Ca加入到Al合金 元素使表面膜致密——吸气减慢 Be加入到Al-Mg合金 * 4)合金液与蒸汽接触作用 金属脱氧能力强,从蒸汽中还原氢原子,溶解,增加吸气 如:铁液中的微量铝,能起到增氢 5)提高合金的蒸汽压 如:镁在铁液中易挥发,提高铁水的蒸汽压,降低气体溶解度 * 三、复合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 复合气体:CO,CO2,H2O,NH3,SO2 特点:组元彼此相关 温度一定,氢的饱浓度随分压增大而增大,随氧含量的增加而 减少。 * 四、气体的析出 析出形式 扩散逸出 与金属内的某些元素形成化合物(夹杂排除) 以气泡形式从金属液中逸出 1.扩散逸出 吸热: 温度下降越低,气体析出分压力越大,溶解的气体越处于 饱和状态,气体越易向外扩散。 * 2.以气泡形式从金属液中析出 析出过程 生核 长大 上浮 1)生核 前提条件: 溶解气体过饱和 自发形核几率极小 a.自发形核 * b.非自发形核 为任意值, 越大,越容易形核。 问题: 在枝晶何处容易生核? 一定, 越大,越容易生核 * 2)长大 长大条件: * 3)上浮 a.气泡脱离衬底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相间界面张力 * 1.接触角小于90度,气泡容易逸出;大于90度,由于形成细颈需要 时间,当结晶速度大于气泡脱离速度时,容易形成气孔。 2.凡能减小液气和液固两项表面张力以及增大固气表面张力的因素,都有利于气泡脱离衬底,向外析出。 结论: 3.固液界面推进速度小,气泡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排出 * 7-3 析出性气孔 一、特征 a.析出性气孔定义: 金属液凝固过程中,因过饱和气体溶解度下降析出气体、形成气泡未能排除而形成的气孔。 b.特征: 氢气孔和氮气孔。 铝合金铸件,铸钢铸件 断面上均匀分布,最后凝固部位、热节及冒口附近中心最为密集。 1.分布: 2.形状: 团球状、多角状、断续裂纹状和混合形 3.气孔种类: 4.铸件材质 * 二、析出性气孔的形成 1.析出性气孔的形成机理 溶质再分配理论 * * 析出性气孔的形成机理: 合金凝固时,气体溶解度急剧下降,由于溶质的再分配,在 固-液界面前的液相中气体溶质富集,当其浓度过饱和时, 产生很大的析出动力,在现成的衬底上气体析出,形成气泡, 保留在铸件中成为析出性气孔。 2.产生析出性气孔倾向性的判断 1)析出性气孔的判据 或 气孔判据的物理意义: 稳定生长时凝固界面上液相的气体浓度比原始气体浓度所增加 的倍数。 当稳定生长时: * 2)以临界过饱和浓度判断 跟铸造条件有关,由试验确定 金属型铸造临界过饱和浓度值比砂型铸造的大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