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05章 心理物理法
第五章 心理物理法 感觉阈限的测量 阈上感觉的测量 心理物理函数 信号检测论 感觉阈限的测量 费希纳 :心理物理学的目标就是最终用精确的数学函数的形式来描述外部的物理刺激与由此而发生的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定量关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心理学家必须要先做两个准备工作: (1)感觉阈限的测量 (2)阈上感觉的量化 回忆: 1 . 什么叫感觉阈限?阈限可以分为几种?它们的定义和操作定义分别是什么? 2 . 费希纳提出的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是什么? 最小变化法 极限法 (limit method) 1.特点: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2. 基本的实验过程 (1)测定绝对阈限 刺激:刺激系列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在实验时,每个刺激系列都从起点处沿递增或递减方向,依次呈现给被试。 反应:被试报告表示是否感觉到刺激,若被试感觉“说不准”,则要求其进行猜测。主试以“有”“无”或“+”“一”记录被试的反应。 对于递增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有”,便停止验;对于递减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无”,停止。 计算: a.计算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被试反应转折点处所对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系列的阈限。 b.求出所有系列阈限的均值,便是最后求得的绝对阈限值。 (2)测定差别阈限 刺激:标准刺激 (强度不变) 比较刺激 (强度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 反应:a 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记为“+” b 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记为“=” c 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 d 当被试在比较时表示怀疑,可记作“?” 计算: a 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 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Lu;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Ll。 阈上感觉的测量——由心理物理量表来完成 回忆:心理量表有哪几种?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 (一)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的建立 1.定义:顺序量表既不等距,也无绝对零点,它只要求将事物按某一标准排出一个次序。建立顺序量表的要求就是让数字的大小能够对应事物属性的等级,而不需要关心量表的单位是否一致。 2.等级排列 (1)定义: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 (2)注意 a 由于最终的顺序排列取决于所有被试的平均等级,因而要求被试的抽样能够代表实验试图研究的人群总体。例如广告评定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评定结果。 b 由于每一个被试只进行一次排序,所以等级排列法对被试的利用率不高,且难以排除被试在唯一一次排序中的各种随机误差。 3. 对偶比较法 (1)定义: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2)注意 a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顺序量表,还仅仅是针对一个被试的心理物理量表,尚不能直接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b 这一量表模型要求对偶比较是可传递的,如果刺激A优先于刺激B,而且刺激B优先于刺激C,那么刺激A优先于刺激C。然而,有些情况下这种传递性难以保证,这时就不能采用对偶比较法。 (二)等距量表的建立 1.定义: 和 顺序量表有何不同? 2.方法: (1)PZO转化法。 (2)感觉等距法 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 。[同时:二分法、平均差误法; 渐进 ] (3)差别阈限法 a 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并以此为量表的起点; b 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第一个差别阈限; c 再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差别阈限……每一个差别阈限都称为一个“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代表了在当前刺激强度下最细微的(刚刚可以觉察)主观感受变化 d 差别阈限法认为,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最小可觉差作为心理物理量表的等距单位。 e 于是,我们可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绝对阈限以上的最小可觉差数为纵坐标,画出的心理物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 (三)比例量表的建立 1.定义: 和 顺序、等距量表有何不同? 2.方法: (1)分段法 通过把一个感觉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图集.docx VIP
- 别克英朗GT说明书.docx VIP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xls VIP
- 初中音乐 西南师大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 走进歌乐山 《走进歌乐山》 课件.ppt VIP
- (高清版)DBJ∕T 13-278-2025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pdf VIP
- 带式输送机头尾部基础荷载计算书.xls VIP
- 建筑《工程质量》首件验收制度.docx VIP
- (高清版)DB21∕T 4071-2024 沥青路面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冰沙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Word操作培训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