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中考专题10《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考点扫描: 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维生素及无机盐的缺乏症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 每克糖类在人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平均为17.15千焦。 三大供能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几种常见的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及食物来源 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健康成年人合理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的是 A B C D 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 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1、右图曲线表示某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这种物质是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为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方案。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提倡合理膳食,下图是我国营养学家建议居民一日三餐对各类食物的摄取比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V所占的比例最大,这是因为V中所含的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资。 (2)1913年,俄罗斯“圣虎克号”的船员们在航行途中患了一种疾病,他们牙龈肿胀,容易出血。途中 (填标号)类食物能治疗这种病。 (3)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钙、磷丰富的食物,请你从图中选取合适的食物 、 (填标号)。 吸收: 营养成分通过消化 道壁进入人体的循 环系统的过程。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目的: 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探究: 解 释 3 水 2 唾液 1 实验现象 碘液 加入物质 试管 淀粉糊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37°C 唾液 水浴加热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水解 唾液淀粉酶需在适宜的温度下发挥高效的催化能力 2ml淀粉糊 1 2 3 2ml唾液 2ml唾液 2ml水 37℃水浴 1 2 10分钟后 3 碘液 1 2 3 解读曲线图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______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 淀粉——口腔;脂肪——小肠;蛋白质——胃 肠液、胰液、胆汁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营养 2、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的组成及功能 消化腺的种类和功能、各种消化液的功能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情况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对照实验)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哪些是供能物质?哪些非供能物质? 蛋白质、脂肪、糖类 无机盐、水 维生素 供能物质 非供能物质 一.糖类 脂肪 蛋白质 1. 糖类 (葡萄糖、蔗糖、淀粉) 糖类含量较多的食物 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 2. 脂肪 脂肪(人体内)是贮备的能源物质(备用为主)。 每克脂肪在人体内分解所释放的热量平均为38.91千焦。 3.蛋白质 蛋白质含量较多的食物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有利于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 每克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所释放的热 量平均为17.15千焦。 肉、蛋、奶、豆和谷类 构成人体( )的基本物质,为人的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蛋白质 肥肉、油类、蛋黄、豆类 主要作为( )能源储存在人体内 脂肪 食糖、谷类、根茎类 人体进行各项活动的( )供能物质 糖类 来源 作用 等量的糖、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释放出的能量最多的 是( ) 脂肪 主要 备用 细胞 维生素A 主要功能: 缺乏症: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 夜盲症。 主要功能: 缺乏症:----------- ,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维持人体正常的------------和--------的正常生理功能。 脚气病 ∨B1 新陈代谢 神经 神经炎 主要功能: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