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宋诗(一)
宋诗
云南省昆明市2011—2012学年高三复习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奉使道中作
欧阳修
客梦方在家,角声忆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
[注]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到契丹国去贺新君暨位。
8.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5分)
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补充题、压轴题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山园小梅
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后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8. 试分析这首诗中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5分)
答:
9. 这首诗的第二联被人称为“咏梅的绝唱”,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
8.首句的“众芳摇落”,写其他花的凋零来反衬梅花的独特不俗;第三联,通过写“霜禽” 欲下与“ 粉蝶” 断魂,来表现梅花的美丽与魅力。(答一点3分)
9.“疏影横斜”写出了梅之形,体现了梅树枝干疏朗自然、放逸不羁、自在与洒脱的特点;“暗香浮动”写出了梅香随风飘溢,表现了梅之香的清幽淡雅。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蕴含了诗人散淡自由、清高雅致的隐逸精神; “水清浅”与“月黄昏”,写出了一个和谐优美的完整意境,光与影,色与香,动与静,浑然一体,自然天成。(每点2分)
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2012届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山园小梅(其一)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1)林逋北宋诗人。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2)暄妍:明媚美丽。(3)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4)合:应该。
8.诗的颔联化用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只是变更了两个字,便成点睛传世之笔。请你说说其中的妙处。(6分)
9.诗的中心意象为“山园小梅”,但诗人却没有简单的描写它,而是通过多种手法来突出。请分析诗中所用的主要手法,并概括写出作者想表达的心志。(5分)
将具象可感的“竹”、“桂”为“疏”、“暗”的模糊隐约,静谧清幽,令人神往借物来衬,借景来托虚实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结合,对比呈现,色彩时浓时淡,环境动静相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春 日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 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第三联中“逆”“私”二字的妙处。(5分)
样理解第一联中的“幽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解析】 炼字注意结合诗歌主题和具体诗句,“逆”、“私”根据其基本意思再结合诗句即可,把握用到的修辞和表达的情感。
【答案】 “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1分)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一是忧国之情,(1分)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2分)【解析】 “幽情”表面上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不再,正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国运一去不复返。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野水孤舟
梁 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