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形象)》(新)ppt课件 - 副本.ppt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形象)》(新)ppt课件 - 副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形象)》(新)ppt课件 - 副本

课前欢乐时光 ? 一首词八个“经量”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九月,“(宰相)贾似道请行经界推排法(丈量田地,重定税额)于诸路,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益竭”(《续资治通鉴》)。为此,醴陵士人写了首《一剪梅》词: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课前欢乐时光 ? ①这首词刻画了哪几种人物形象?②八个“经量”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刻画了宰相、臣僚、太守三种人物形象。②前两个“经量”,揭示了宰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独断专横的性格特征;三、四两个“经量”刻画了臣僚看宰相眼色行事,争上奏章、附和捧场的奴才相;五、六两个“经量”揭露了太守趋炎附势的轻狂行为;末两个“经量”是对宰相乃至皇帝的绝妙讽刺。 一、形象的含义 二、形象的特点 三、形象分类 四、对形象的认知理解 五、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六、形象题型答题步骤 复习安排: 考点透视 鉴赏 形 象 评价 语 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象 境 情 A.描写了什么 形象 B.营造了什么 意境 C.抒发了什么 情感 D .运用了什么 语言 E .运用了什么 技巧 怎样写的 写了什么 为什么写 如何入诗境 如何品诗情 考点透视 看题目 看作者 看意象 看情感词语 看注释 看前人评价 六看 木芙蓉 □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08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范诗中的木芙蓉“辛苦”“心酸”,面对霜雪,但未作“愁”“怨”之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的人之形象。 【答案】 ①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③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一、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 二、形象的特点: ①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景。 视觉感受有:明暗 阔狭 虚实 动静 强弱 急缓等.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暗相衬,动静结合。 诗歌的形象(《核按钮》P116) 听觉感受有:闹 静 美妙动听 不堪入耳等。如:“千里莺啼绿映红,”一片莺歌燕舞,春意繁闹。 嗅觉感受有:香 臭等。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味觉感受有:酸 甜 苦 辣 咸等。如“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触觉感受有:寒冷 温暖 凉爽 燥热 疼痛 舒适等。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②抒情性:一切景语皆情语。形象中蕴涵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爱憎、敬仰羡慕、向往、思念等等。 ③感染性: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陶冶作用。 柔媚和谐、明丽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如《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婉约感伤的美带给人淡淡的哀伤,《雨霖铃》; 粗犷激昂、刚健雄伟的美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使人受到鼓舞,从中得到力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诗歌形象的分类: 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神形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 (2)景物形象。(自然景象或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