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中人名体现语言文化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中人名体现语言文化探析

外国文学中人名体现语言文化探析摘 要:在外国文学中人物的名字往往都是由作者经过仔细推敲,联系人物所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时代特征,用引经据典、套用词汇、谐音造字等方法创造的,用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甚至预示人物的命运和结局。通过透视英语文学中人物命名的内涵了解文学本身及其外延,更深入的洞察英语语言文化。 关键词:英语;文学;人名;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15-01 一、引经据典 在英语文学语境中,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一同构成了其思想源泉,为英语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母题,并由这些原型衍生出众多文学作品。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断言:“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唯有一种用神话调整的视野,才把全部文化运动规束为统一体。”14世纪至16世纪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将中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发掘出来,作为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瑰宝,希腊罗马神话和英雄传说也引起当时及后来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的极大兴趣。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很多诗人和剧作家多次在其作品中运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朗费罗、惠特曼、约翰·巴斯和约翰·厄普代克等美国诗人、作家也借古代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英国现代女作家罗琳的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中许多人名都源自希腊神话、中世纪传说。如德拉科Draco(拉丁文“龙”)的取名,因西方神话传说中龙蛇不分,作者以此暗示他是十足的蛇;纳西莎Narcissa源自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一个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终日坐在水边最终化作水仙花的美少年(narcissism意为“自恋”)——作者用这个名字来讽刺马尔福家的人自视甚高;赫敏Hermione的名字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神使Hermes,作者用来比喻她的智慧。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学名著。英国学者麦考利曾说“假使所有英文写的作品都毁灭了,只剩下英文《圣经》这一部书,那么这部书自己就足以把英文里全部的美与力量显示出来。”许多伟大的英美文学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如英国诗人米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和《复乐园》,拜伦的《该隐》与王尔德的《莎乐美》,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亚当的子孙”,艾略特的《贤人朝圣记》。英国作家狄更斯借《旧约全书·创世纪》中“该隐诛弟”的故事,给小说中的逃犯命名“亚伯”(Abel),深刻暗示出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凶残的批判和揭露——在这个“该隐”般的社会,将会有一个接一个的“亚伯”成为它的牺牲品。又如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白鲸》(Moby Dick)中伊希梅尔Ishmael、埃哈伯Ahab、依莱贾Elijah和加布里埃尔Gabriel等小说人物都借用《圣经》的人物名字,暗示这些人物具备与同名宗教人物的某些品质,诱使读者琢磨想象。 二、套用词汇 文学的创作者很多时候会借用现成的单词或词组,如名词、形容词,来做作品中人物的姓名,这在英语文学中十分常见。早期宗教小说中,七大罪恶和人类的优秀品德直接变成具体人物登场。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ThePil-grimsProgress)最具代表性。这部作品以寓言形式反映英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情况,讽刺贵族阶级的荒淫贪婪。作者将正面人物称为“基督徒”(Christian)、“福音先生”(Mr.Evan-gelist)、“忠诚”(Faithful)、“希望”(Hopeful)、“仁慈”(Mercy),称反面人物为“恨善法官”(JudgeHate-Good)、“无赖先生”(Mr.No-good)、“淫乐先生”(Mr.Love-lust)、“残忍先生”(Mr.Cruelty)、“嫉妒”(Envy)等。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Vanity Fair)借用Sharp(敏锐)给一位穷苦艺术家的女儿命名。 三、谐音造字 同音字、近音字、新造字同样是文学中人物命名的主要方法之一,较之直接套用现成词汇的方法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隐晦。莎士比亚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命名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Falstaff与falsestuff谐音,意为“假货”,巧妙的刻画出这个表面上勇敢高尚、足智多谋,实则自私狡黠、贪生怕死的骑士的形象。史蒂文森的中篇小说《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Hyde)描写了主人公用药物使自己变换于善良的吉基尔博士(Dr.Jekyll)和残暴的海德先生(Mr.Hyde)之间的故事。Hyde与hide(隐藏)谐音,让人联想到海德先生隐藏在吉基尔博士的身份之下,隐藏在黑夜、密室和那个道貌岸然的社会背后。吉基尔博士(D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