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豆缺素症症状研究及识别
大豆缺素症症状研究及识别摘要 介绍了大豆生长期间缺乏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钼、铁、锌、铜等元素的症状,以为识别和预防大豆缺素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营养元素;缺乏;症状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02-01
大豆是需肥较大的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元素,钙、镁、硼、锰、钼、锌、铜等中微量元素。当某种营养元素在大豆体内缺乏时,会导致一系列物质代谢和运转障碍,表现出营养失调症状。大豆缺乏不同的营养元素,其外部形态特征有明显区别。可以根据大豆的症状,判断其缺乏营养元素种类,及时科学增加大豆营养,提高大豆产量。
(1)缺氮症状。大豆缺氮时,由于蛋白质形成少,导致细胞小且厚,细胞分裂少,植株生长缓慢而矮小,叶小且薄,易脱落,茎细长;先是真叶发黄,在复叶上沿叶脉有平行连续或不连续的铁色斑块,叶片变为淡绿色;褪绿部位从叶尖向叶基部扩展,严重时全叶呈浅黄色,叶脉失绿;黄化叶难以恢复,叶薄,易脱落。缺乏氮素时,新生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氮素供应,老叶蛋白质就开绐分解为氮和氨基酸,向新生部位转移,氮素被再度利用;老叶蛋白质被分解,又得不到氮素供给,发生死亡。随着新叶的生长,叶片的枯黄症状由下部老叶向上部发展,严重时直至顶部新叶[1-2]。
(2)缺磷症状。大豆缺磷时,植株瘦小,叶色变深呈浓绿或墨绿色,无光泽,叶片尖窄直立;茎硬,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严重时茎和叶均呈暗红色;花期和成熟期延迟,开花后叶片呈现棕色斑点,根瘤小且发育不良。植株早期叶色深绿,以后低部叶叶脉间缺绿。缺鳞严重时,叶脉黄褐色,后期全叶呈黄色。缺磷症状一般从茎部老叶开始,逐步扩展到上部叶片。籽粒小。
(3)缺钾症状。因为钾在大豆体内移动性较大,再利用程度高,所以大豆缺钾症状要比缺氮、磷出现时间晚。典型缺钾症状是在老叶尖端和边缘开始产生失绿斑点,后扩大成块,斑块相连,向叶中心蔓延,后期仅叶脉周围呈绿色。严重时在叶面上出现斑点状坏死组织,最后干枯成火烧焦状。黄化叶难以恢复,叶薄,易脱落。症状从下位叶向上位叶发展,严重者只能发育至荚期。大豆根短、根瘤少,植株瘦弱[3-4]。
(4)缺钙症状。大豆是需钙较多的作物,缺钙的大豆根系呈暗褐色,根瘤着生数少,固氮能力低,花荚脱落率增加。开花前钙不足时,叶边缘出现蓝色斑点,叶深绿色,叶片有密集斑纹。叶缘下垂、扭曲,叶小、狭长,叶端呈尖钩状。结荚期缺钙,叶色黄绿,荚果深绿至褐绿色,并有斑纹。钙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很小,再利用率低。当土壤钙含量很丰富,但土壤水分较少时,大豆也容易发生缺钙症状[5-6]。
(5)缺镁症状。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和多种酶的活化剂,对大豆的营养作用是多方面的。大豆缺镁时,早期叶片变淡绿色以至黄色,并出现棕色小斑点;后期表现为叶片边缘向下卷曲,并由边缘向内逐渐变黄,或呈青铜色。
(6)缺硫症状。硫是大豆蛋白质形成所必需的元素,且在作物体内移动性不大。缺硫表现为叶片失绿和黄化比较明显,且顶部叶片较下部表现明显。缺硫大豆籽粒品质下降。
(7)缺硼症状。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在pH值大于7的碱性土壤中易缺乏硼元素。大豆缺硼时,顶端枯萎,叶片粗糙、增厚、皱缩。生长明显受阻,矮缩。主根顶端死亡,侧根多而短,僵直短茬,根瘤发育不正常。不开花或开花不正常,结荚少而畸形。严重者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8)缺锰症状。大豆对锰的反应比较敏感,在大豆植株中锰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幼嫩器官及生长旺盛的器官中。大豆缺锰时,新叶失绿,叶片两侧产生桔红色病斑,斑中有1~3个针孔大小的暗红色小点,后沿脉呈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褐点;后期全叶变黄,叶片脱落。严重时顶芽枯死,迟熟。
(9)缺钼症状。大豆是喜钼作物。钼缺乏时,大豆植株矮小,叶色转黄,叶片上出现很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增厚发皱向下卷曲,有的主叶脉中央出现白色线状。根瘤发育不良。
(10)缺铁症状。铁是大豆根瘤菌中豆血红蛋白的成分,也是根瘤固氮酶中钼铁蛋白的成分。缺铁时固氮酶没有活性,根瘤菌也不能固氮;早期上部叶子发黄并微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叶片包括叶脉几乎变成白色,而且很快在靠近叶缘的地方出现棕色斑点,老叶变黄、枯萎而脱落。大豆缺铁的症状多发生在pH值较高的土壤中。
(11)缺锌症状。大豆缺锌时,植株生长缓慢,下位叶有失绿特征或有枯斑,叶片呈柠檬黄色,出现褐色斑点,叶狭长,扭曲,叶色较浅。植株纤细,迟熟。严重缺锌时,引起“小叶病”和“簇叶病”,导致大豆减产。
(12)缺铜症状。大豆缺铜时,植株生长瘦弱,植株上部复叶的叶脉绿色,其余部分呈浅黄色,呈凋萎干枯状,叶尖发白卷曲,有时叶片上出现坏死的斑点。侧芽增多,新叶小而且丛生。缺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