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毛鹅在寒冷地区耐寒能力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拔毛鹅在寒冷地区耐寒能力探究

拔毛鹅在寒冷地区耐寒能力探究摘要 研究经活体拔毛后的鹅在寒冷地区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每日每只喂100 g玉米面、200 g玉米秸粉,加盐0.3%和800 mL水(处理1),在气温0 ℃以下的条件下24只拔毛鹅在28 d内全部冻死;而多喂5 g生绒灵的处理(处理2)存活8只鹅。由此说明,在气温0 ℃以下的寒冷条件下,拔毛后的鹅羽绒生长极缓慢,必须在暖棚内生长,否则难以生存;生绒灵可以加快羽绒生长,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拔毛鹅;羽绒;临界温度;活体拔毛;耐寒能力 中图分类号 S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50-01 为了探索经活体拔毛后的鹅,在寒冷地区的耐寒能力,从而促进活体拔毛技术在冬季的推广,在洮南市向阳乡青松村某养殖场进行该试验,试验时间为2012年11月4日至12月1日,共计28 d,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洮南市向阳乡青松村地处科尔沁草原南部,东经122°48′~123°05′,北纬45°08′~45°22′,属北温带干旱气候。特点是:温度大,季节性强,冬季漫长,寒冷少雪。最冷季节在1月,月平均温度-23.6 ℃,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3.3 ℃,年平均无霜期133 d。 1.2 试验方法 为弄清拔毛鹅临界温度的问题,用当地纯白鹅60只,其中成年鹅30只,公母各半;当年鹅30只,公母各半。为便于记录,将鹅统一编号,分成3个处理。处理1:由24只鹅组成,其中当年鹅♂6只,♀6只;成年鹅♂6只,♀6只,均进行拔毛。每天每只喂100 g玉米面、200 g玉米秸粉,加盐0.3%和800 mL水,搅拌均匀,呈一握成团一松即散的混合食物,每日7:30、11:30、17:00各喂饮1次。处理2:由24只鹅组成,其年龄、性别所占比例与处理1相同,不同点是每天每只鹅多喂5 g生绒灵。目的是与处理1鹅进行耐寒能力和羽绒长势对比。对照组(CK):用12只鹅,其中当年鹅♂3只,♀3只,成年鹅♂3只,♀3只,均不进行拔毛。饲喂方法与处理1相同[1-3]。 将上述3个处理的鹅,分别圈于有围墙和简易棚盖的鹅舍内,其条件与传统养鹅方法相同,固定专人饲养,做好每日气温记录和鹅的各种不正常表现与死亡记录。处理1、2组鹅在同一时间拔毛,拔毛前称重、死亡后称重,并做详细记录[4-6]。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期内,处理1 24只拔毛鹅均在28 d的试验期内先后全部冻死,死后平均体重较拔毛前减轻1.12 kg。处理2 24只拔毛鹅,在28 d内先后死亡16只,剩下8只,死后平均体重较拔毛前减轻1.2 kg。CK未拔毛鹅12只,无一死亡,均生长良好(表1、2)。 3 结论与讨论 (1)试验证明,经活体拔羽绒后的鹅,在每日喂给100 g玉米面、200 g玉米秸粉,加盐0.3%,水800 mL左右的混合食物(处理1),粗放管理,气温最高1.5 ℃,最低-12.5 ℃,平均-6.2 ℃。处理1 24只鹅先后在28 d内全部冻死。由此说明,鹅拔毛后,在寒冷地区必须在暖棚内饲养,以创造一个适合拔毛鹅生长的小气候条件,否则,鹅拔毛后,在气温0 ℃以下的条件下是难以生存的。 (2)在气温0 ℃以下的寒冷条件下,拔毛后的鹅均表现羽绒生长极缓慢,其原因是鹅皮肤因冷空气的刺激,使末梢循环受阻、皮肤变红、变紫,并使毛孔紧闭,使毛囊减弱了对含硫蛋白的吸收,从而降低了羽绒的再生能力。 (3)鹅体受冷后表现出浑身颤抖,趾蹼被冻肿胀,呈僵直状,走路困难,卧地采食。有的鹅被冻伤,死前食欲大减,呆滞。 (4)喂生绒灵的处理2优于处理1,从羽绒的长势和耐寒能力看,比处理1少死亡8只鹅。羽绒长势也比处理1稍快,但因仅喂10 d,数据尚少,尚待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刘爱军,王保华,马秀丽,等.冬季塑料暖棚饲养母鹅拔毛产蛋的试验[J].中国畜牧杂志,1993(1):48-49. [2] 王立斌,刘连忠,胡洪图,等.活鹅拔毛试验报告[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8(1):47-48. [3] 赵明全.冬季种鹅的饲养管理[J].乡村科技,2011(10):34. [4] 方黄犬,朱玉梅.鹅的生活习性与饲养管理[J].安徽畜牧兽医,2005(5):19. [5] 梁珊.南方地区雏鹅抵御冬春寒冷的技术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9(1):12-13. [6] 刘香萍,李国良,崔国文.籽粒苋的青贮效果及对产蛋鹅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03,23(6):24-25.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