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算机控制课程设计——大纯时延一阶惯性环节温度控制系统
目 录
一)课程设计内容任务…………………………………………………………3
二)对课设任务的解读…………………………………………………………3
三)系统结构模型框图…………………………………………………………3
四)各部分程序流程图…………………………………………………………4
五)数字控制器设计 ………………………………………………………… 5
六)系统仿真……………………………………………………………………6
七)抗干扰性分析………………………………………………………………11
八)硬件设计……………………………………………………………………13
九)系统设计硬件元素选型……………………………………………………14
十)心得体会……………………………………………………………………16
十一)参考文献…………………………………………………………………16
附 硬件设计图
一、课程设计内容任务
1、针对一个具有大纯时延时间的一阶惯性环节(G(s)=K*e-θs/(Ts+1))温度控制系统和给定的系统性能指标,(工程要求相角裕度为30~60,幅值裕度6dB);要求测量范围-50℃~200℃,测量精度0.5%,分辨率0.2℃;
2、书面设计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布线连接图,并转化为系统结构图;
3、选择一种控制算法并借助软件工程知识编写程序流程图;
4、用MATLAB和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
K=10*log(C*C-sqrt(C)),rand(‘state’,C),T=rand(1), θ=0或T/2,C为学号的后3位数,如:C=325,K=115.7,T=0.9824,θ=0或0.4912θ= T/2,大纯时延系统的控制算法有多种,根据其特定性能,本设计在PID算法和达林算法之间权衡之后做出选择,最终采用达林控制算法来实现系统控制,取期望闭环传递函数H(s),求解出数字控制器D(z)及其差分方程;
5、编写程序流程图,采取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包括主程序流程图、8155初始化、滤波、键盘输入、达林算法、延时等;
6、仿真分析和验证过程采用MATLAB和SIMULINK实现,主要针对仿真性能调节系统参数,并结合典型输入信号的随机干扰进行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分析。
三、系统结构模型
本系统采用简单回路计算机控制系统,其输入为温度设定值,输出为调节控制信号,整个系统由以下图所示各部分组成。
如下图所示为简单回路计算机控制系统框图,由输入设定值与系统输出值的偏差传递到数字控制器,并产生控制信号,针对本设计所假定的特定控制对象温度进行循环重复式的校正和调节。
2、如下图所示为本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简单回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主要由模拟输入通道和模拟输出通道组成,通过该回路对控制对象不断的调整,指导满足系统要求及各项性能指标。
四、各部分程序流程图
由于要使用计算机作为控制设备,要对温控对象实现较好的控制,使其满足较好的性能指标,故本设计采取程序主要包括如下部分:
主程序
T1中断程序
采样中断程序
达林算法程序等
各程序流程如下图所示:
1、主程序
主程序主要是对电路进行初始化,并且开相关的中断,使到设备对温度进行采样、控制,以及显示输出。
3、达林算法控制程序
计算数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每次读取e(k),然后计算出参数,
输出控制序列u(k),
然后变换e(k-1)、e(k-2),
u(k-1),u(k-2),
为下一次计算作准备。
达林算法程序流程图:
4、采样程序
用于对温度进行采样,对采样温度值的处理用了连续N次,再取平均的方法得到最后的平均采样温度值。在开始时,对采样设备进行初始化,设定采样次数以及计算次数,然后结束后,计算出平均值,进行A/D转换,并输送给处理器。
采样程序流程图
五、数字控制器设计(取θ= T/2)
本人学号200xxxxx232,所以C=232
根据设计要求,用matlab计算出系统参数,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
对于系统
式中:T ——时间常数 K ——调节系统总的放大倍数
t ——系统的纯滞后时间,且,Ts为采样周期。
计算用程序:
k=10*log(232*232-sqrt(232))
k =108.9319
rand(state,232);
t1=rand(1)
t1 =0.0090
θ=t1/2=0.0045
代入数据,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其波特图为:
由图可知,其幅值裕度与相角裕度均不符合要求,系统性能差,需要校正。按照设计要求,运用计算机作为控制装置对系统进行校正。
当对象的纯延迟时间θ与对象惯性时间常数Tm之比大于等于0.5时,采用常规PID算法难于获得良好的系统性性能。达林算法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合适的数字控制器,使整个闭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
- 确处理纪律与自由的关系.doc
- 碳钢及低合金钢的焊接工艺标准(修改).doc
- 碱盐氧化物小结.doc
- 磁性体性质的解释推断方法.doc
- 磁感应定律的应用.ppt
- 磊---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案1-9.doc
- 碁(三川)(SANCH)S8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doc
- 磁共振上岗证历年考试真题(绝对值得).doc
- 示范教案(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