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新闻两篇学习导航-苏教版
二十二 新闻两篇
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
读前要热身
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1979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开始考虑用“一国两制”的新构想来解决香港问题。以后,经过几轮艰苦卓绝的谈判,终于和平解决了香港问题。
淘宝路标
◎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语言。
◎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知识应储备
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文集》里,新闻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的作者是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具体人名不详。
字音识记
1.字音
芜湖(wú)荻港(dí)歼灭(jiān)
溃退(kuì) 举世瞩目(zhǔ) 嘉宾(jiā)
肃穆(mù) 镶嵌(xiāng qiàn) 媒体(méi)
2.多音字
字形辨析
文题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简练、准确,概括了这则新闻内容的精华,反映了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经面临彻底崩溃。其中“百万”二字显示了我军阵容强大,“横渡”二字则表现了我军攻势磅礴,锐不可当,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隆重”表明了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高手支招2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横渡]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长江
(1949年4月22日)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 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均是”两个字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胜利的豪情。]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打开缺口。】
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说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先写渡江的时间、地点,然后写战果巨大,战局发展神速。]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溃退](军队)被打垮而退却。】,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与“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成鲜明对比。藐视敌人,赞颂我军。]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句话解释了上文“甚为微弱”和下文“不起丝毫作用”的原因。]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不料”是对汤恩伯的十分辛辣的嘲讽。]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说明我军胜利并非唾手可得。]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歼灭]消灭(敌人)。】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要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优秀实用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优秀课件(38页)-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夏感》优秀课件(15页)-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优秀课件(29页)-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优秀课件(32页)-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课件-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往事依依》课件-苏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蒲松龄《聊斋志异》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录音新闻学习导航-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六课-歌词三首学习导航-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课件-苏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土地的誓言》(一)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土地的誓言》(二)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桥梁远景图》课件-语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录音新闻》课件-语文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