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docVIP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1.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2.官渡之战:(①时间:200年②人物:曹操和袁绍) (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 4.赤壁之战:(①时间:208年②人物:曹操的大军和刘备、孙权联军) (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5. 三国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统治区域 魏 曹丕 220年(东汉结束) 洛阳 黄河流域 蜀(汉) 刘备 221年 成都 四川,荆州一部分,益州 吴 孙权 222年 建业 长江中下游 6.如何理解三国鼎立这种历史现象: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一种退步。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从大规模分裂和局部统一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割据势力,东汉实际上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实际上是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北方地区统一的基础建立的,蜀、吴也如此,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吴国造船业发达,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8.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建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二、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建立政权,史称东晋。东晋立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其中琅邪王氏贡献最大。 2. 淝水之战:(①时间:383年②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意义: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3.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与之后的齐、梁、陈总称为南朝。 4.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许多人逃往到江南地区,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5.江南经济的表现。农业:(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2)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3)南方以水稻为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4)小麦推广到江南(5)水力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的应用。手工业: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2)铸造技术改进(灌钢法的发明);(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南朝莲花尊) 三、北方的民族融合 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2. 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3.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内容:①迁都洛阳;②改说汉语;③改穿汉服;④改用汉姓;⑤与汉通婚;⑥改用汉制;⑦学汉礼法。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4.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这五个朝代称为北朝。 四.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 2.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东晋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 4.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时代 一、隋的兴亡 1、隋朝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 (2)隋文帝的统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开皇之治) (3)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影响:1.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2.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一个中心:洛阳 两个端点: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连接的五大水系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影响: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3、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无节制巡游;接连发动战争)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 (2)、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