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1 自主赏析湘夫人拟行路难 Word版含解答
自主赏析 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
新提升·跟踪训练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语句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2)闻佳人兮召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
(4)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6)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答案】 (1)袅袅兮秋风 (2)将腾驾兮偕逝 (3)时不可兮骤得 (4)各自东西南北流 (5)三顾频烦天下计 (6)长使英雄泪满襟 (7)铁马秋风大散关 (8)出师一表真名世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2~3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2.前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前四句诗“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接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
【答案】 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抑的悲愤心情。
3.结尾两句对表达诗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尾两句由对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也在所难免,这足以证明了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6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与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C.“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错,五六句通过“钩衣”“刺眼”等细致描写,写出了春光的明媚绚烂,没有“春去夏来”之意。
【答案】 C
5.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明末·王象巽《游曲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兴亡之感往往从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与“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的繁华如今已经不再。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句借韦曲花讽刺世风;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句借花喻人;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句为景物描写。
【答案】 BE
6.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