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

第一章 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北面和东面分别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界,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部和吉林省毗邻。西起东经121°13′,东到东经135°,北自北纬53°24′,南到北纬43°22′,东西跨越14个经度,南北纵距10个纬度。总土地面积为45.46万平方公里。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地质、地貌 我省大体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貌基本轮廓是由三大山系和两大平原组成。 1、大兴安岭山地。高耸于我省西北部,成为内蒙高原与我省西部屏障。地势东侧陡峭,河流水势旺盛,相对高差在400米左右,自南向北逐渐升高,呈阶梯状地理景观,山体由火成岩构成,为我省深山密林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地面坡度大体为5°—15°。 2、小兴安岭山地。位于我省北部,北接大兴安岭,东至黑龙江,南至松花江,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地貌成因为第三纪及第四纪的上升运动与玄武岩的喷发,在上升以前又具有准平原状态,玄武岩掩盖于平原,地势南部较比北部略高,整个山体外貌和缓,河谷宽阔,河流的侵蚀是构成地貌的最主要外力。沟壑密度在0.1公里/平方公里左右,面积为8.43万平方公里,地面坡度多为5°─25°。 3、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区。位于我省东南部,地貌类型属于中山和低山,相对高差在400米左右,山脊平缓,山间盆地、宽谷、旱谷发育,山区和平原周围,有冰川作用的痕迹。沟壑密度在0.4公里/平方公里左右,面积9.7万平方公里,地面坡度为5°—25°。 4、松嫩平原。位于我省中西部,相对高差在60米左右,呈菱形的凹形盆地,西部较深,东部较浅,坡长坡缓,嫩江右岸冲积平原波状起伏,成土母质为洪积和冲积物,大部分开垦为耕地。嫩江左岸为盆形闭流区,沼泽地、盐碱地多。西部沙丘甚为发达,与盐碱地、沼泽地错综罗列,构成大片荒地为天然牧场。沟壑密度在0.5公里/平方公里左右,地面坡度大部分为3°— 5°,面积为13.33万平方公里。 5、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平原地区第四纪以来一直间歇性沉降,地势低平,坡降平缓,河道弯曲,有沼泽和沼泽化大片荒地分布,微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在20米左右,孤山残丘零星分布,地表为亚粘土,排水不畅。地面坡度以小于5°为主,面积为6万平方公里左右。 二、水系 我省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主要湖泊有镜泊湖、兴凯湖等。全省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918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条。各水系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大体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全省径流总量为655.8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39.8毫米。松花江流域面积为54.56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我省面积为26.9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从嫩江源头计为2308公里,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000万吨,多年平均水量为733亿立方米。其中嫩江流域面积为28.27万平方公里,干流长度为1369公里,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0万吨,多年平均水量为225亿立方米。牡丹江是松花江的最大支流,长度为726公里,流域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量为84.3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约为60万吨。 三、降水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31毫米,小兴安岭东部和张广才岭降水600─650毫米。全省降水分布不均,有60─80%集中在6─9月,以7月最大,一般可达100─150毫米。春季降水约占全年的10─15%。由于降水分配不均,容易产生春旱秋涝。全省暴雨历时较短,持续1─3天,7—8月集中全年暴雨日的80%以上。 四、地面组成物质 我省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土质肥沃。土类大体分为:山地土、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盐碱土、风沙土等。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高平原和三江平原,土层在30─40厘米,团粒结构差,抗蚀力低;盐碱土和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低平原,质地疏松,抗蚀力差;白浆土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丘陵农耕地和三江平原的坡岗地,土层在20厘米左右,透水性差;山地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土层在15厘米左右,底土为风化碎石,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沼泽土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低洼处。我省耕地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岩石风化物、砂砾沉积物、粘土、风积和近代河流冲积物。 五、植被 我省的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北段山体生长了大面积森林,随着山地向平原过渡,气候逐渐干旱,依次出现了森林草原和草原。三江平原由于地形特殊和水文地质条件,发育成了大面积的沼泽植被。 最近统计,全省林地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1.9%,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覆盖率在65%以上。西部森林很少,覆盖率为3.2%。据调查,在林区由于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严重,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已高达1.0万平方公里左右。 全省草原面积达4.33万平方公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