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教育文化观述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述评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述评.中国大学教学,2005(5) 引言 布鲁纳(Jerome Seymorr,Brunet,1915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长期任教于哈佛大学。1960年,布鲁纳参与创办“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1961—1972)。曾前往牛津大学任教(1972.1978),退休后担任纽约大学的研究教授至今。布鲁纳一生写作不辍,著作宏富,主要著作有《思维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研讨》(1966)、《教育的现实性》(1971)、《有意义的行动》(1990)、 《教育文化》(1996),均有很大的影响。BRnbsp;nbsp;nbsp; 在布鲁纳的所有著作中,有两本特别重要,一是早年的《教育过程》(1960年),一是晚年的《教育文化》(1996)。它们代表了布鲁纳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认知主义与文化主义(culturalism)。[1]因此,要认识到布鲁纳思想的核心,最重要的是认识从“认知主义”向“文化主义”转折的关键。本文试图以简洁的笔墨叙述这个转折的内在精神。BR 二、 《教育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BR 布鲁纳兼通心理学与教育学两个领域,是美国第一位真正将目光投向学校教育的杰出心理学家。在他之前,美国的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的,并不很适合于学校教育。布鲁纳之所以从认知主义转向文化主义,并非抽象学理的演绎结果,而是由于学校教育实践的推动。认知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重要一派。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派撇开入的思维、意识等高级心理过程,将全部心理现象归结为刺激一反应,试图用纯客观的条件反射方法来研究人类心理,为人类建构了一种机械被动的心理图像。BR 在50年代,在一批杰出学者的推动下,美国的认知主义思潮崛起。布鲁纳的研究是这股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股思潮在各个学术领域均有很大的影响。一是心理学领域。1956年,布鲁纳发表了《思维研究》,这部书从人的知觉入手,研究概念(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获得过程,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专门研究低级心理行为的倾向。二是语言学领域。语言是人的高级智能之一,是语言学与心理学共同关注的对象,其中语言习得问题尤为重要。1957年,乔姆斯基出版了《句法结构》,1959年,又发表了《评斯金纳(言语行为)》一文,是行为主义衰落、认知主义崛起的标志之一。三是计算机研究的崛起。对计算机科学的强劲需求,促进了认知过程的研究,这一派将认知看成信息处理过程,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四是跨学科的认知科学。在“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布鲁纳大力提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中心成员既有心理学家,也有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甚至还有法学家。BR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还受到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20世纪5O年代的冷战,美苏军备竞赛,都有助于认知主义的崛起。尤其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使西方世界大为震动。美国朝野一致认为,需要改进本国的理科教育,并于1959年成立了以布鲁纳为主席的美国科学院教育委员会。同年年底,美国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了讨论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会议(the Woods Hole Conference),共有35位学者(包括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少量人文学者)参加了会议,布鲁纳担任会议主席。[2]他们对影响美国教育界达半个多世纪的实用主义思潮进行清算,使认知心理学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主流。BR 会后,布鲁纳在题为《教育过程》的小册子中综合了与会者的意见,阐述了认知主义的教育思想。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任何学科的内核是其结构,而不是具体的技术细节。 (2)尽管结构的本质是简单的,但其存在形态却可以是复杂的。高等数学与幼儿数学在结构上是一致的,但存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结构(而不是具体知识形态的)意义上,任何学科都可以按照在智育上忠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3)要重视开发人的高级思维能力,如顿悟与直觉思维等,它们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得到充分的关注。(4)任何学科,都是以结构为中心的符号形式系统,具有内在的魅力;这种内在魅力是推动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因此,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内驱力上,而不能仅凭外在刺激与奖励等外在驱动手段。[3]BR 《教育过程》是布鲁纳为大会所撰的总结报告,布鲁纳在写作时,并不纯粹发表个人的见解,而是为了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践,因此, 《教育过程》在~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认知主义者的共识。BR 《教学过程》将教育概括为认知过程,并以此来指导6O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认知主义教育观重认知、忽视文化的缺点。在弱势群体、外来移民群体的圈子里,教育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