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雪莱的流云与枯叶
雪莱的流云与枯叶——关于《西风颂》第2节的争论陆建德雪莱深知,人们说话作文往往不明白自己究意想表达什么,对所用词语的含义亦不甚了了。他还察觉到自己偏爱太虚幻境,凭了年轻人的激情率尔操觚,笔墨上多瑕疵。在给葛德文的一封信(1817年12月11日)里他表示自己渴慕一种平实沉稳的诗风:“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很多作品缺少一种伴随力量而来、为力量的标志的平静。”“平静”一词原文为“tranquillity”,令人联想到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里关于诗的名言:诗虽然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但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感情”(“poetry…takes its origin from emotion recollected intranquillity”)。有趣的是,雪莱的诗作为人称颂大多是因为他高蹈奇伟的风格(the sublime)和缠绵悱恻的愁思,而不是他本人暗中钦羡的“为力量的标志的平静”。《西风颂》堪称这崇高诗体的杰作:那五色缤纷的词藻和呼啸而来的铿锵音节自有神奇的豪力,使读者如狂风下草木,无不靡披;那关于诗人身世的感叹或大呼大叫的自怜(“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巧妙地与救赎世界的思想糅合在一起,轻而易举地拨响不少善感的心弦。国内从高处着眼评价赏析这首诗的文字已重重叠叠,本文只拟介绍、梳理一下半个多世纪来英美学界对该诗第2节中几个用词和比喻展开的也许是枯燥乏味的争论,并由此点出一、二个尚有待廓清的问题。让我们先看一看原文:Thou on whose stream,′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are shed,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there are spreadOn the blue surface of thine aery surge,Like the bright hair uplifted from the headOf some fierce M?enad, even from the dimverge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The locks of the approaching storm…《西风颂》有中译数种,都是翻译的精品。为了行文的方便,笔者选用查良铮译文,抄录如下: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象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欲来雷雨的卷发。……当我们读到第4行的“它们飘落”时,我们确知“它们”指第2行似枯叶般的流云。但原文中由“there are spread”开始的一句的实际主语是“欲来雷雨的卷发”,想必是译者经过一番琢磨后断定“飘扬的头发”和“欲来雷雨的卷发”所比的云就是流云,故而大胆地用代词“它们”承前启后。可能出于同一考虑,译者在第8行添加了不见于原文的“摇曳”一词,与前面“流云象大地的枯叶”的形象呼应。不过枯叶和闪烁的头发(bright hair)怎么可以同时用来比流云呢?带了这问题我们打开李维斯的《重新评价:英诗传统与发展》(1936)。在论雪莱的一章里李维斯细细推敲了《西风颂》第2节。他说这些诗行浩浩荡荡奔腾而来,使人无暇思索。不少读者将它们熟记于心,从来没有提出疑问:“流云”在什么方面和“枯叶”相似?两者在形状色彩和动态上都不相象。只是那狂风乱舞,把云和树叶扯在一起;如果第1行“急流”这比喻合适的话,那么它不是指云可以象树叶那样“脱落”[shed]在急流的面上,而是增强了一种泛泛的“流动”[streaming]的效果,于是“脱落”一词用得不当就不为人注意。再说,什么是“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呢?它们不代表什么雪莱在他眼前的景色里可以指给我们看的东西;显然,“枝干”由前一行的“枯叶”引申而来,我们不必问一问那究竟是怎样的树。我们也不应该仔细分析“急流”的比喻如何展开:那“蔚蓝的波面”应指天穹,既然有“磅礴之气”,那波面却出奇地平滑……而且,暴风雨将至(“流云象大地的枯叶”,“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和飘动的头发又有何相干?李维斯的提问和思维方式不是无懈可击,他那打破沙锅璺(问)到底的架势必然会招致一些指责。但是我们不能把他对雪莱诗风的批评简单地归结为他对雪莱的“憎恨”(哈罗德·布鲁姆语),正如我们不能无视安诺德、莱斯利·斯蒂芬和桑塔亚那等人就雪莱的创作提出的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李维斯通过细读《西风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