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中华文明史及谐篇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昭君文化中华文明史及谐篇章

昭君文化中华文明史及谐篇章编者按: 昭君,一名西汉的“良家子”,因肩负“胡汉和亲”的使命而笑离皇宫来到塞外,从此,她的形象穿过漫长的历史隧道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艺术舞台上的王昭君是悲剧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却是自愿和亲的“友好使者”。两千多年过去了,现代人心中的王昭君是什么形象?昭君缘何受到人们的广泛热爱和推崇?她的人格魅力究竟何在?从她留下足迹发展到今天的昭君精神和昭君文化,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内涵和底蕴,它反映了什么?又代表着什么呢? 本期策划:郝诚之 张永军 本期主持/执笔:郝诚之 张永军 TELE-mail:xbdkf007@126.com QQ:107844196 【郝诚之,西部有影响的经济、文化学者,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上海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沙草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出生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香溪河畔平民之家,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逐步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友好相处达半个世纪。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因此赢得了坚持爱国统一、民族平等、有独立人格的极好口碑,至今为各族人民所敬爱。 “以和为贵”的深远影响 昭君文化作为中国先进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其最主要之点是反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昭君文化是“两个人”的文化、两个民族的文化、民族亲和力的文化、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它所提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层原因。这种“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就是跨地域、跨民族的文明对话的成功范例,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代表了人心向背的历史选择,是中华文化的先进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借鉴,代表了和平发展、世界大同的前进方向。 据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统计,古往今来写过王昭君事迹的比较著名的作者有近500人,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描写王昭君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记载或评论王昭君事迹的历代著作有300多种,合计1000余种。怀念和歌颂她的名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庾信、李商隐、蔡邕、王安石、欧阳修、耶律楚材等;近现代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臧克家等。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以呼和浩特生产的“昭君黄酒”宴请中外客人,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当代昭君”;60年代,董必武副主席谒昭君墓,诗赞“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昭君故事不但中华大地家喻户晓,越南、朝鲜、日本也广为人知,近年在法国等欧洲国家亦日益引起重视。 昭君精神的创新理解 王昭君被万民崇敬,两千年不衰,为什么?她所代表的形象、人格、追求、精神,包括“文学热”、“品牌潮”、“旅游风”,究竟说明了什么? 首先,发端于内蒙古和湖北、引起全国关注的昭君文化现象,反映了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昭君精神的几大特点,既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又代表了历史的取舍,也代表了时代的走向。 其次,王昭君以符合时代潮流的追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赢得了千万人的心,这就是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其文化现象的本质,是人民对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的认同,事业魅力的赞许,追求毅力的肯定,说她是独特的“昭君精神”也可。 昭君精神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五性,即:高尚性、坚定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先进性。 高尚性表现在:昭君出塞,以天下为一家;自愿和亲,使天下为一家。 坚定性表现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团结高于一切。胡汉和亲结束了汉朝、匈奴150年来的战争状态,使之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开创了两族团结合作的新局面,并为其后南匈奴与汉朝的长期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在汉匈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创新性表现在:王昭君人格独立,卓尔不群。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志向高远,光彩照人。她是把出塞当做自己一生的重大转折和喜庆时刻来对待的。 人民性则表现在:王昭君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与民同乐,深受拥戴。各族人民对王昭君和亲带来的边境安宁是有口皆碑的。认为她像在千秋史册上留名的盖世英雄们一样,应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崇敬和瞻仰。 先进性更是有目共睹。纵观古人对她的评价,有的是很客观、公正、深刻的。如有人就说她的魅力、魄力、毅力,构成了众口一辞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