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投毒案_反思.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投毒案_反思

事件回顾 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 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某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4月1日晨,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 历年来高校内杀室友事件盘点 1、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至今未破。 2、1997年,北京大学化学系1994级男生王晓龙向同学江某投下铊盐剧毒,理由是“过去江某与自己关系那么好,现在却不理自己了” 3、 2004年云南的大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 4、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学生常宇庆因3名同学经常一起玩而不理睬自己,向3人茶杯注入硝酸铊,导致3人中毒。 5、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3名大学生遭同学报复铊中毒 历年来高校内杀室友事件盘点 6、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3名大学生遭同学报复铊中毒 7、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口角刺死室友 网络热议 网络热议 网络热议 案件心理分析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复旦投毒案发后,黄洋的系主任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哀恸。兄弟之间本应该相亲相爱,而“同室操戈”却显现出人性的残忍。 还原复旦投毒嫌疑人心理: 过度隐忍而内心扭曲 1、隐忍压抑是嫌疑人的人格特点 “有时候挺痛恨这个行业的,名义上叫做医生,但是面对病人……” “假如不要让我们一天完成1000个病人,态度大抵会有极大改观……” 2、受害者对外界毫无防范之心 一个居心如此的同学就生活在自己身边却毫无觉察,那么关于自己的优秀是否会引起同伴的嫉恨,自己平时的言行是否对身边同学形成压力和无意中的使其自惭形秽,相信黄同学是缺乏这方面感知觉能力的。 3、医者不但要有医术 更要有“医德 仁心” 作为医生每天面对这些场景,他早已从医圣志向开始转移到对生死的思考了,这里足见林同学的悲哀,也足见医护工作带给每个从业人员的内心冲击。 四大原因导致寝室关系难处 第一是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冲突。高校和中学不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也带来各自的文化、生活习惯、行为、价值观 。 第二是不分城镇还是农村,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学生们都感觉到个人的独立空间变小甚至没有了。 第三,学业压力。直研直博的名额竞争激烈,而成绩的等第也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所以“无学”的大学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在关键时刻矛盾也容易激化。 第四,太计较,缺乏包容心。有的大学生总觉得同学说话做事是特别针对自己,是看不起自己,惯于从消极方面考虑问题;有的学生则习惯过度解读别人的言行,缺乏包容。 我们的反思 其一,大学和家庭教育对子女健全人格的培养要加强,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千万要注意在进行知识完善的同时,决不能忽略了人格完善,因为,对整个社会而言,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大学室友投毒再次警示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里,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唤起关爱、公平的意识,不能再做旁观者,不仅要懂得善待自己的生命,而且能够推已及人,敬畏生命,善待一切生命,决不漠视其他生命。 其二,应该对校园犯罪案件悲剧在教育、道德、文明和社会所组成的“法庭”进行长期“审判”。让这种“法庭”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站”,成为防止青少年心理裂变的“观测站”;让每个大学生都学会懂得博爱、理解和尊重;让缺乏理智的心理导火索掐灭在萌生之时,让校园悲剧不再发生,这也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的建议 个人方面 人无完人,学会包容。 简单沟通,解决矛盾。 学会倾诉,学会分享。 学校方面 重要药剂应有设专门看管人员。 开展心理辅导和及时的心理疏导。 END.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