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中网状结构的限知叙事艺术论
《红楼梦》中网状结构的限知叙事艺术论
2011年12月
第28卷第l2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Joum~ofHubeiUnive~ityofEducation
Dec.2011
V01.28No.12
《红楼梦》中网状结构的限知叙事艺术论
陶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武汉430205)
摘要:中国传统小说情节安排主要以单体结构叙事和连缀结构叙事为主,及至清代以《红楼梦》终至成熟并形成网状
结构叙事模式.而网状结构叙事模式与叙事视角的全知和限知有着密切的艺术关联.成熟的网状结构文本不仅有全知
叙事,而且有精巧的限知叙事的融合.”黛玉进贾府”一节就是典型网状结构叙事与限知视角的完美融合,它体现了网
状结构的多层的立体性,叙事限知视角的客观性特征.舍弃任何一方,其叙事艺术审美就无法实现.
关键词:传统小说;网状结构;限知视角;交融运用
中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2011)12-0005-06
作者简介:陶陶(1965一),男,本名陶耕武,湖北黄冈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情节都会包含有多种矛盾,
它不仅存在于情节的始终,而且贯穿在每一个场景里
面,并且次要矛盾归向主要矛盾,宛如网状结构,形成
小说立体结构叙事.比如《红楼梦》第32回写贾政笞
挞宝玉,是家长教子,是表层故事,也是一种显见的矛
盾冲突,但此场景还含有其他几种矛盾.
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他长期以来叛逆的表现,
与丫头们厮混,与黛玉的恋爱,不准备求取功名等相
关.他挨打的直接原因有三点——一是丫环金钏跳井
自杀,二是忠顺王府来人索要优伶,三是贾环的挑拨离
间.贾政打宝玉,包含着家长与叛子矛盾,主子与奴婢
的矛盾,嫡与庶封建宗法关系的内部矛盾,以及贾家与
忠顺王府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小
说家结撰此种结构可谓大手笔.
中国传统小说叙事从讲述型到呈现型,《红楼梦》
的网状叙事结构比《金瓶梅》更加成熟.虽然同为网
络结构叙事,但《红楼梦》的人物更多,头绪更繁复,矛
盾更多,内容方面更广,结构更复杂和更加宏伟.小说
骨架是宝黛爱情悲剧和宝钗的婚姻悲剧.若去掉这个
骨架周围的人物和故事,就变成了才子佳人的线性结
构了.作者把这个悲剧置于一个大家庭,放在错综复
杂的关系中,放在家庭兴衰的利害关系中,这样牵涉的
还有史,王,薛家,形成四大家族,朝廷,皇亲内外,官场
上下,市井乡村的广阔历史背景之中.
小说情节的主要空间在贾家,作者没有离开这个
空间另取头绪写其他三个家族,但在贾府空间里活动
着三个家族的人,通过这些人物的活动,使你感觉到其
他三家族的存在,及其变化.本文就林黛玉进贾府这
一
回谈谈《红楼梦》网状结构中的限知叙事艺术特点.
一
,黛玉进府初结网状结构.限知叙事三人定全篇
在这一回中,作者集中写几个人物出场,作为展开
情节,结构故事的基础,文中分别从黛玉入场,王熙凤
出场,宝玉进场叙起.三个人物构营本回结构叙事,且
又映带众人,将众多人物关系及矛盾纳入其中,构成网
络结构叙事形态.
(一)黛玉入场的限知叙事方式
一
部宏伟的杰作要塑造众多群像,展现广阔的生
活画面,其艺术哲学思考必定是审美的,能体现艺术的
法则的,此回更不例外.小说使用限知叙事不只是把
作者自己隐蔽起来,使小说产生客观效果.由于观察
主体是情节中行动的角色,这角色不但有性格,并且在
此时此地的具体环境中,他参与情节,有临场情景,因
此这叙述是有感情的,也是性格化了的.
纵观《红楼梦》足见其艺术匠心独运的,首先是引
黛玉入场,这是整体艺术结构和主体情节的需要,也是
由客观呈示环境,介绍人物的需要.具体来讲是:
从整体小说结构叙事来讲,黛玉入场是从前几回
虚写神,幻境界转入正面直接写现实生活情景的融合,
由此而演绎其后文的情事.因此从总体构思上来讲,
这是网状结构叙事的需要.这是由于在小说整体结构
上用前五回篇幅进行概述,先写苏州扬州之人事,引出
荣宁二府,或隐埋伏笔(甄士隐——英莲——薛
蟠——贾府),或间接延牵(贾雨村——林如海——贾
敏——贾府),或借冷子兴演说,介绍概括,他介绍了
贾氏家族的总体形式,而且特别介绍了宝玉与家族的
兴衰有直接关系,预示宝玉选择人生道路和选择配偶
收稿日期:2011—09—20
?
5?
都不只是他个人的行为,而是家族行为,这样一来悲剧
气氛已叙述出来了.这正如脂砚斋在第二回前总评所
云:”故借冷子兴一人略出其文,好使阅者心中已有一
荣国府隐然在心,然后用黛玉宝钗等两三次皴染.”…
这些都是间接隐喻,未直接正面写贾府,黛玉入场就起
到直面描写作用.又由于全书贯串两个怪诞凄艳动人
神话故事,”石头幻形人世历练红尘”和”绛珠还泪酬
报神瑛甘露”.林黛玉(绛珠仙草托生)在第三回先
出场,进贾府,见宝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