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的海洋生态学
第四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统计学基本参数 ;空间特征
数量特征
遗传特征; (一)种群的密度
1、绝对密度
① 所有个体的直接计数
② 取样调查:样方法、标志重捕、去除取样法
2、相对密度
遇见率、捕获率、粪堆、毛皮收购量、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 ;(二)阿利氏规律 (Allee’s law);(三)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与集群现象
1.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 ;2.集群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 ; (一) 种群的年龄结构
1、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的百分比 ;2、稳定年龄结构
从理论上说,种群在一个恒定的环境里,迁入及迁出保持平衡或者不存在,且当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基本上保持不变。
3、优势年龄组(dominant age class)
如美洲兔和加拿大猞猁每隔9~10年,都可见到一个数量高峰年,平均是9.6年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二)性比(sex ratio)
大多数种群倾向于保持1:1,种群性比的变化是种群自然调节的一种方式。
鱼类 :食物保障变化→物质代谢过程改变→内分泌作用改变→性别形成
捕捞的影响也会影响种群的性别组成
;(一)出生率与死亡率
最大出生率(maximum natality)
实际出生率(realized natality)或生态出生率(ecological natality)
最低死亡率(minimum mortality)
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ecological mortality)
生理寿命(physiological longevity); (二)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1、动态生命表 (dynamic life table)或称股群生命表(cohort life table)
根据观察一群同期出生的生物的存活(或死亡)情况所得数据而编制的,又称为特定年龄生命表。;表4.2 藤壶(Balanus glandula)的生命表*;lx = nx /n0 dx = nx - nx+1 qx = dx/ nx; ;3、存活曲线;第二节 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生态对策; N t=N t—1 λ =N0 λt → log10 N t =log10 N t—1 +t log10 λ
dN/dt=N log10 λ=rN(指数增长模型)
即: N t= N0ert;种群数量继续增加时,物种内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上式 (dN/dt)·(1/N)代表每一个体的瞬时增长率, N t →0时,增长率为r, N t →K,增长率→0,假设这种制约是线性的。;直线方程:
整理得:
;(三)具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 (一)自然种群数量变动
季节变化(seasonal variation)
年(际)变动(annual variation)
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变动
种群暴发或大发生;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只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较小的波动,有一定的上、下限,也有可能有个长期的平均水平。
原因:复杂的种间关系、自我调节(如旅鼠、北极狐),种群数量明显的减少(甚至灭亡)和增加(甚至猖獗)大都与环境的突变或人类的干扰有关。
各种动物种群的稳定性程度并不一样,可划分为:
① 种群数量极不稳定:寿命少于一年;
② 较不稳定:生态寿命较长、出生率较高;
③ 较为稳定:寿命长、出生率低;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人们可以把它想象为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也叫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如生殖对策、取食对策、逃避捕食对策、扩散对策等等,其中r–对策和K–对策关系到生活史整体的各个方面,广泛适用于各种生物类群,因而更为学者所重视。
能量分配原则(The principle of allocation)
Cody(1966)提出任何生物做出的任何一种生活史对策,都意味着能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G-T20570_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福建高考生物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NAD-C388-C368-中文使用说明书手册1.pdf VIP
- Error-proofing防错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110kV电缆敷设.doc VIP
- 设计思维模型.pptx VIP
- (高清版)DB62∕T 3064-20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 VIP
- 202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培训课件.ppt VIP
- 第七章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制度.pdf VIP
- 40MWp光伏发电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安全设施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