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中学20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VIP

监利中学20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监利中学20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监利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分值: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愤懑(mǎn) 隽永(juàn) 仆倒(pū) 剑拔弩张(nú) B.蜕变 (tuì) 侈谈(chǐ) 镣铐(liáo) 义愤填膺(yīng) C.说服 (shuō) 弱冠(guàn) 寰宇(huán) 人才济济(jǐ) D.戕害(qiāng) 碑帖(tiě) 恓惶(xī) 繁文缛节(r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轧账 惺忪 恶耗 婆娑起舞 B.商榷 孱弱 弭谤 坚忍不拔 C.敕造 作揖 懵懂 笑魇如花 D.飘缈 秉性 衷肠 残羹冷炙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今年的全国新能源推广会上,专家们指出,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 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有效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据说,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这一角色就是以我们黄冈 地区的王近山将军为 创作而成的。 ③一个人要想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是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如果他完全脱离社 会,不但不能取得成功, 会走向失败。 A.遏制 原型 反而 B.遏止 原型 而且 C.遏止 原形 而且 D.遏制 原形 反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0月27日,“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B.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成员在武汉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武汉各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和去年参加亚锦赛的中国男篮不同,今年出现在亚运会上的已是一支“大换血”的中国男篮。如果说去年失利是因为倚重老将,这次失利则是为年轻队员的成长买教训。 D.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的戏剧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的艺术创作高峰。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辑录。《离骚》为《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C.雨果在创作上主张“美丑对照原则”,《炮兽》不仅在人物塑造上运用了对照法,几个场景之中也充满了抑扬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显示出了浪漫主义瑰丽的艺术效果。 D.《红楼梦》中薛宝钗“毒设相思局”,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 姐,最后借刀杀人。这两个情节,寄寓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和位育”伦理观所蕴涵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 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过”与“不及”之错误两端。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孔、孟都非常强调“时”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由于时代不同,故其“礼”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