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 重金属及其它的有机污染物
第7章 重金属及其它有机污染物
在食品安全领域中,重金属的概念和范围并不十分严格,一般是指对生物有显著毒性的一类元素,而其它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杂环胺类化合物和二恶英等化合物。
7.1重金属
从毒性角度出发,重金属既包括有毒元素如铅、镉、汞、铬、锡、镍、铜、锌、钡、锑、铊等金属,也包括铍、铝等轻金属和砷、硒等类金属,非金属元素氟通常也包括在内。自从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水俣病和痛痛病,最终查明是由于食品遭到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的,自此以后,重金属所造成的食源性危害问题开始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7.1.1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
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除高本底的自然环境以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其中造成食品污染的主要渠道是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农业上施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等;其次是原料、添加剂、加工机械、容器、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可能对食品造成重金属污染。
7.1.2重金属的毒性作用特点
人体摄入的重金属,不仅其本身表现出毒性,而且可在人体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另外其他生物还可以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体内千万倍地富集,并随食物进入人体而造成慢性中毒。一般认为,重金属的中毒机理是: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的巯基、羧基、氨基、咪唑基等形成重金属配合物,可产生使酶阻断或使膜变性等生理毒害作用。重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在体内不易分解,半衰期较长,有蓄积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反应,还有可能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重金属在体内的毒性作用受许多因素影响,如与侵入途径、浓度、溶解性、存在状态、膳食成分、代谢特点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众多有毒元素中,以铅、镉、汞、砷等元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最为严重,下面主要介绍它们的污染来源以及常用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7.1.3铅对食品的污染
铅(lead,Pb)为灰白色金属。铅的氧化态有0、+2和+4。在自然界中,铅多以氧化物和盐的形式存在,大多难溶于水。铅的一些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Pb(CH2CH3)4]等烷基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曾被作为汽油防爆剂广泛使用。铅可与多种金属在熔融状态下相互溶解,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7.1.3.1食品中铅污染来源
1. 工业污染
如铅矿的开采及冶炼,蓄电池、交通运输、印刷、塑料、涂料、焊接、陶瓷、橡胶、农药等很多行业均使用铅及其化合物,这些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铅三废以各种形式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
2. 食品生产设备、管道、容器和包装材料
用铅材料制作的食品包装材料和器具,如马口铁、陶瓷和搪瓷、锡壶、食品包装的含铅印刷颜料和油墨等,其中的铅在一定条件下可迁移到食品中造成污染;大多数天然水中约含铅5μg·L-1,饮水中的铅主要由铅管道污染所致,也有来自于环境污染的含铅废水;啤酒厂和酒厂所使用的铅管、酒桶和酒罐上的青铜龙头等常会引起酒的铅污染。
3. 含铅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的使用
酒精饮料中的铅污染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用传统的方法酿造时更容易受铅的污染;加工松花蛋使用黄丹粉(PbO)可使禽蛋受到铅污染。
另外,打猎时使用的铅子弹留在猎物体内,可使猎物肉严重污染,大量地食用含铅的猎物肉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已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的野鸟和动物是人体摄入铅的重要来源。
7.1.3.2食品中铅的测定
可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二硫腙比色法。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样品经灰化或酸消解后,注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中,电热原子化后吸收283.3nm.共振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其吸收值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测定方法 包括样品预处理、样品消化和测定
①样品预处理 粮食、豆类去杂物后,磨碎,过20目筛,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蔬菜、水果、鱼类、肉类及蛋类等水分含量高的鲜样,用食品加工机或匀浆机打成匀浆,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
②样品消化 可根据实验条件选用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消解。
干法灰化:称取1.00~2.00g(根据铅含量而定)样品于瓷坩埚中,先用小火在可调式电热板上炭化至无烟,移入马弗炉500℃灰化6~8h后,冷却。若个别样品灰化不彻底,则加 1ml混合酸在可调式电炉上小火加热,反复多次直到消化完全,放冷,用硝酸(0.5mol/L)将灰分溶解,用滴管将样品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样品的盐分而定)10~25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多次洗涤瓷坩埚,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
湿法消化:称取样品1.00~5.00g于三角瓶或高脚烧杯,放数粒玻璃珠,加10ml混合酸(或再加1-2ml硝酸),加盖浸泡过夜,次日在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7章 菜单与多文的档界面设计.ppt
- 第07章 染色体病的.doc
- 第07章中断控制器的.ppt
- 第04章 运动与内分玫内.ppt
- 第08章 群体遗传学的.ppt
- 第05章 波动的.ppt
- 第1 单元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血涂片 制备.doc
- 第08章 主要组织相鹊妮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分子.ppt
- 第10章 数量遗传学的-2013.ppt
- 第10章 波动光学的.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