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重金属及其它的有机污染物.doc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 重金属及其它的有机污染物

第7章 重金属及其它有机污染物 在食品安全领域中,重金属的概念和范围并不十分严格,一般是指对生物有显著毒性的一类元素,而其它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杂环胺类化合物和二恶英等化合物。 7.1重金属 从毒性角度出发,重金属既包括有毒元素如铅、镉、汞、铬、锡、镍、铜、锌、钡、锑、铊等金属,也包括铍、铝等轻金属和砷、硒等类金属,非金属元素氟通常也包括在内。自从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水俣病和痛痛病,最终查明是由于食品遭到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的,自此以后,重金属所造成的食源性危害问题开始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7.1.1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 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除高本底的自然环境以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其中造成食品污染的主要渠道是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农业上施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等;其次是原料、添加剂、加工机械、容器、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可能对食品造成重金属污染。 7.1.2重金属的毒性作用特点 人体摄入的重金属,不仅其本身表现出毒性,而且可在人体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另外其他生物还可以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体内千万倍地富集,并随食物进入人体而造成慢性中毒。一般认为,重金属的中毒机理是: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的巯基、羧基、氨基、咪唑基等形成重金属配合物,可产生使酶阻断或使膜变性等生理毒害作用。重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在体内不易分解,半衰期较长,有蓄积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反应,还有可能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重金属在体内的毒性作用受许多因素影响,如与侵入途径、浓度、溶解性、存在状态、膳食成分、代谢特点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众多有毒元素中,以铅、镉、汞、砷等元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最为严重,下面主要介绍它们的污染来源以及常用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7.1.3铅对食品的污染 铅(lead,Pb)为灰白色金属。铅的氧化态有0、+2和+4。在自然界中,铅多以氧化物和盐的形式存在,大多难溶于水。铅的一些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Pb(CH2CH3)4]等烷基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曾被作为汽油防爆剂广泛使用。铅可与多种金属在熔融状态下相互溶解,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7.1.3.1食品中铅污染来源 1. 工业污染 如铅矿的开采及冶炼,蓄电池、交通运输、印刷、塑料、涂料、焊接、陶瓷、橡胶、农药等很多行业均使用铅及其化合物,这些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铅三废以各种形式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 2. 食品生产设备、管道、容器和包装材料 用铅材料制作的食品包装材料和器具,如马口铁、陶瓷和搪瓷、锡壶、食品包装的含铅印刷颜料和油墨等,其中的铅在一定条件下可迁移到食品中造成污染;大多数天然水中约含铅5μg·L-1,饮水中的铅主要由铅管道污染所致,也有来自于环境污染的含铅废水;啤酒厂和酒厂所使用的铅管、酒桶和酒罐上的青铜龙头等常会引起酒的铅污染。 3. 含铅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的使用 酒精饮料中的铅污染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用传统的方法酿造时更容易受铅的污染;加工松花蛋使用黄丹粉(PbO)可使禽蛋受到铅污染。 另外,打猎时使用的铅子弹留在猎物体内,可使猎物肉严重污染,大量地食用含铅的猎物肉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已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的野鸟和动物是人体摄入铅的重要来源。 7.1.3.2食品中铅的测定 可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二硫腙比色法。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样品经灰化或酸消解后,注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中,电热原子化后吸收283.3nm.共振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其吸收值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测定方法 包括样品预处理、样品消化和测定 ①样品预处理 粮食、豆类去杂物后,磨碎,过20目筛,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蔬菜、水果、鱼类、肉类及蛋类等水分含量高的鲜样,用食品加工机或匀浆机打成匀浆,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 ②样品消化 可根据实验条件选用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消解。 干法灰化:称取1.00~2.00g(根据铅含量而定)样品于瓷坩埚中,先用小火在可调式电热板上炭化至无烟,移入马弗炉500℃灰化6~8h后,冷却。若个别样品灰化不彻底,则加 1ml混合酸在可调式电炉上小火加热,反复多次直到消化完全,放冷,用硝酸(0.5mol/L)将灰分溶解,用滴管将样品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样品的盐分而定)10~25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多次洗涤瓷坩埚,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 湿法消化:称取样品1.00~5.00g于三角瓶或高脚烧杯,放数粒玻璃珠,加10ml混合酸(或再加1-2ml硝酸),加盖浸泡过夜,次日在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