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doc
动物运动规律(一)
新课导入
在童话、寓言题材的动画片中,动物常常作为故事的主角,出现在银幕或荧屏上。这些动物角色在某些动画片里,是以动物拟人化的形象出现的。例如《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米老鼠与唐老鸭》等。他们除了脸形仍然保持着动物原来的特征之外,身上都已经穿上了人的衣裤,像人一样直立行走,演示人的各种生动有趣的动作和表情。(如下图)
还有一些以飞禽走兽、鸡鸭鱼虫为主角的动画片,例如:《小鲤鱼跳龙门》中的鱼奶奶、小鲤鱼,《狮子王》中的狮子家族等,这类动物角色,虽然基本保持这原来的体貌特征。但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和导演的意图给予动物角色以人格化的处理。他们像人一样有思想感情,会说话唱歌,有喜怒哀乐,还能他们的前肢羽翼或鱼鳍,如同人的手那样,表演各种灵活的动作。
(如下图)
除此之外,在许多以人物为主的动画片中,经常会出现与剧情有关的动物角色。例如:水墨动画片《牧笛》中的牛、鹭鸶;《夹子救鹿》中的梅花鹿、小鸟;《金猴降妖》中的白马、蛤蟆等等。这些以自然形态出现的动物角色,他们的动作基本上保持了动物本来的特性。
在动画片中,无论是拟人化了的动物角色,还是自然形态的动物角色,他们的形象和动作,都需要原、动画人员一张一张的画出来,才能活动在银幕或荧屏上。因此,学习和研究各类动物的运动规律,掌握表现动物动作的基本技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研究动物的运动规律时,应当先对人与各类动物四肢关节作一个比较。因为各类动物的基本动作是:走、跑、跳、跃、飞、游等,特别是动物走路动作,与人的走路动作有相似之处(双脚交替运动和四肢交替运动)。但是由于动物大多是用脚趾走路(人是用脚掌着地)。因此,各部位的关节运动也就产生了差异。
人与各类动物四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可以分成四个部位:
人的上肢(动物的前肢或飞禽的翅膀):肩、肘、腕、指
人的下肢(动物的后肢或飞禽的脚):股、膝、踝、趾
对人与动物四肢关节部位的比较,有了明确的了解,在画动物动作时就不会出现差错。以下分类讲述动物运动的基本规律。
兽类动作
兽类动物可以分为爪类和蹄类两种。尽管他们均属同一种基本运动规律范畴,因为要准确表达他们不同的动作特点,无论在设计原画时,还是画动作过程动画时,都应注意体现出他们的差异。
爪类动物,一般属食肉类动物。身上长有较长的兽毛,脚尖上有尖利的爪子,脚底生有富有弹性的肌肉。性情比较暴烈。身体肌肉柔韧、表层皮毛松软,能跑善跳、动作灵活、姿态多变。例如::狮、虎、豹、狼、狐、狗、猫等。
蹄类动物,一般属食草类动物。脚上长有坚硬的脚壳(蹄),有的头上还生有一对自卫用的武器——角。性情比较温顺,容易驯养。身体肌肉结实,动作刚健、坚直,形体变化较小。能奔善跑。例如:马、牛、样、鹿、羚羊等。
兽类动物的基本运动规律
走——兽类大部分均属于四条腿作路的“趾行”或“蹄行”动物(即哟暖和脚趾部位走路)。它的基本动作规律,可以分解成以下六点:
(1 )四条腿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俗称后脚踢前脚)。(图39)
(2 )前脚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脚抬起时踝关节朝前弯曲。
(3 )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曲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
(4 )走步时,为了配合腿部的运动、保持身体中心的平衡,头部会上下略有点动,一般是在跨出前脚即将落地时,头开始朝下点动。
(5 )爪类动物由于皮毛松软柔和,关节运动的轮廓不十分明显。蹄类动物的关节运动就比较明显,轮廓清晰,显得硬直。
(6 )兽类动物走路动作的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脚趾落地、离地时所产生的高低弧度。(图41)
2。跑----兽类动物在追逐捕食目标,或逃避猛兽的追捕时,快速奔跑运动的基本规律可以分解成以下四点。
(1)动物奔跑动作的基本规律,与走步时四条腿的交替分合相似。但是,跑得越快,四条腿的交替分合就愈不明显。有时会变成各两条腿同时伸屈,四脚离地时只差一到两格。(图42)
(2)奔跑过程中,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化明显。(尤其是爪类动物)。
(3)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身体上下起伏的弧度教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4)奔跑的动作速度。一般快跑中间需画11—13张动画(如拍两格张数减半),快速奔跑为8-11张动画拍一格,特别快速飞奔为5-7张动画拍一格。(图43)
3。跳和扑----兽类动物的跳和扑常在以下的一些情况出现,如鹿、羊、马等蹄类动物,在遇到障碍物或沟壑时,常常产生跳跃动作。爪类动物如狮、虎、豹、猫等,他们除了善于跳跃外,还经常运用身体的屈伸,猛烈扑跳动作捕捉猎物。兽类动物跳跃和扑跳动作的运动规律,基本上相似于奔跑动作,不同之处是:在扑跳前一般有个准备动作阶段,身体和四肢紧缩,头和颈部压低或贴近地面,两眼盯住前方目标。跃起时爆发力甚强,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