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案例分析——以舟山市的公共自行车为例.doc

公共案例分析——以舟山市的公共自行车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案例分析——以舟山市的公共自行车为例

关于舟山/湖州个别街道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和推广的案例分析。 案例素材 调查背景 如果评选当今最热门的十个话题,环保无疑将跻身其中间。在跨进21世纪的时候,环保问题的日益显现使人们正越来越多的关注环保,投身环保。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着力点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环境污染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以空气污染为例,京津冀地区下半年的PM2.5爆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拿浙江省为例,2015年5月,全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中,26个城市PM2.5月均值低于35 μg/m3也就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年均二级标准限值的标准的,占城市总数的37.7%。2014年全年,杭州市PM2.5达标天数为255天。占全年的69.9%。而在浙江省内,舟山市的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一。 除了自身的地理条件优势之外,舟山市在空气质量环境保护这一块也下了足够的功夫。2015年9月,第三期公共自行车的建设投放运营已经进入了尾期,两城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将达到个,公共自行车投放总量辆,覆盖城区各个角落。 2009年,新城第一次投放使用公共自行车。我市公共自行车的先行试点 2011年,继续加大力度投入800万资金加快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建设,确定以文化广场为中心向四周道路的布点规划,逐步形成每500米为服务半径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前期的规划审批,现场踏勘布点位置都在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中. 2014年3月,普陀,新城,定海三地实现“一卡通借”。由于新城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入较早,之前市民需要专门办理新城公共自行车租车卡来借车。在市民卡一卡多用之后,定海和普陀的市民呼吁三地通借,为此,市住建委牵头,负责对新城市民卡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 2014年10月,第二批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岛城的公共自行车已出具规模,蓝,绿,红的缤纷色彩已早被市民熟悉,城市的“治堵”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让主干道上的汽车消失,而是要通过一些小策略让市民的出行更加的畅美,走过5年岛城的公共自行车的正在实现这一初衷。2013年10月,全市共有1500辆自行车和68个站。而到了2014年10月,全市自行车总量达到了4637辆和218个站点,短短一年时间,分别增加了2倍和3倍。 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频率增加,一方面是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扩容,另一方面是市民绿色出行的意识增强。 岛城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体系正在走向成熟,根据国家统计局舟山调查队对岛城市民的调查结果来看,岛城市民对公共交通满意度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已经普遍得到了市民的认可。 同时,作为旅游胜地的朱家角景区,同样在推行绿色游览和观光骑行,这将是岛城的一次华丽转身,项目还在前期规划筹备当中。 绿色交通出行的观念的大力宣传,从大的方面来讲是正确处理经济和实惠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繁荣与环境美容的关系,正确处理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关系。 案例分析 现状 在问卷发放收集的过程中以及实地采访市民,有近一半的市民表示他们从未使用过公共自行车哪怕最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就在小区门口。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市民表示他们只是偶尔使用公共自行车,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 公共自行车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近四年的历程,但是市民对哪里有公共自行车的租赁点并不是很熟悉。 不过对于日渐完善的公共自行车体系,市民也表示会逐渐关注。这样的公共绿色环保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环境的优化。目前公共自行车存在的问题也是更够不断完善和解决的。毕竟公共自行车还是处在前期经验总结阶段,新事物的出现仍然需要实践的检测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问题及原因 问题1:出行的始发地和目的地比较远或者是附近没有租赁点。 原因:两期的前期建设在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设计选点地址都尽量选在800米到1000米之间。如果居民离公共自行车的租赁点有500米左右的距离。步行的时间就在5分钟,而5分钟的步行去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有时候还有行李和提物就会显得相对远,反而是选择更近的公交车来得方便 问题2:公共自行车的自身缺陷和障碍影响骑行。 原因:公共自行车因为每天使用的人员较多,而且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市民并不是像爱护自己的自行车一样爱护公共自行车,并且,使用过程中本身就是带有消耗的情况。例如刹车渐渐不灵,车胎没有气等,但是针对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到时相对简单的。 问题3:没有携带儿童的自行车和自行车本身没有锁无法中途停车 原因:考虑到携带儿童骑行时发生意外等情况,前两期的公共自行车投入并没有直接增加具有携带儿童的自行车。未成年的儿童在出行时更加需要监护人的保护,尤其是在户外,交通情况复杂多变。自行车本身没有锁是在前两期的实验投入中只考虑出行人从起始点到终点换车,如若要在公共自行车上配锁,还需要考虑每把锁如何配置在自行车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