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汽车史话 第一节 汽车外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汽车史话 第一节 汽车外形

第二章 汽车外形与色彩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汽车造 型的基本要素,了 解传统汽车造型设 计的步骤; 2.了解影响汽车色 彩的主要因素; 3.熟悉车身外型演 变的过程,了解现 代汽车造型设计的方法。 第一节 汽车外形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9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拉开了汽车现代史的帷幕。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还是从动力源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最富特色、最具直观感的当数车身外形的演变。汽车车身既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从现在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基本成熟,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最完美的境地。 汽车车身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1.马车型、2.箱型、3.甲壳虫型、4.船型、5.鱼型、6.楔型和7.子弹头形汽车等几个阶段。 一、影响汽车外形的因素 影响汽车外形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汽车外形的演变就是三者协调发展的结果。 一、机械工程学的要素 要使汽车具有行走功能,必须安装发动机、变速器、车轮、制动器、散热器等装置,而且要考虑把这些装置安装在车体的哪个部位才能使汽车更好地行驶。 二、人体工程学要素 首先应确保乘员的空间,保证乘坐舒适,驾驶方便,并尽量扩大驾驶员的视野。 三、空气动力学要素 高速行驶的汽车,肯定会受到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的大小,大致与车速的平方成比例增加。因此,必须在车身外形上下工夫,尽量减少空气阻力。 另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商品学要素对汽车的设计就有一定的影响。 1.马车形汽车 汽车诞生时,人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动力的更换上,汽车的外形被忽视仍沿用了马车造型(图2.19),当时人们将汽车称无马的“马车”,汽车还没有自己的造型风格。 2.箱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被称为“箱型汽车”。 为提高车速,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但由于车顶高度的降低影响前方视野,这种方法最终被放弃,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 提高功率 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4缸、6缸、8缸,汽缸一列排开,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形。 作为高速车,箱型汽车并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3.甲壳虫型汽车 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从德国“大众”开始。 1933年德国的波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其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畅销世界各地。 5.汽车速度越来越快——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这类车被称为“鱼型汽车”。 与甲壳虫型汽车相比,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比较平顺,涡流阻力较小。 另外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也好,并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 最初的鱼型车是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客车。 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都采用了鱼型造型。世界各国逐渐生产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由于鱼型车后窗玻璃倾斜太甚,表面积增加两倍,强度下降,产生结构上的缺陷。 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加以克服,在尾部安上一只翘翘的“鸭尾”,这便是“鱼型鸭尾”式车型。 6.楔型汽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设想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楔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楔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已接近理想造型。汽车发展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楔型继承了这一成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当之无愧为目前最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7.子弹头形汽车 三、现代汽车的造型设计 过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