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中国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6《南方地区的重点问题》.ppt

2010年高考中国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6《南方地区的重点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中国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6《南方地区的重点问题》

1、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比黄土高原小,经济损失却比比黄土高原大的原因 学会用区位因素分析地理现象形成原因,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 (1)首先,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多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 (2)其次,这里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蚀会,石质裸露,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3)第三,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3、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区内差异 (1)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壤肥沃,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区和淡水鱼产区,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棉花、油菜籽、桑蚕和多种淡水鱼等。 (2)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为全国重要的稻谷、油菜籽、桑蚕、甘蔗、柑橘产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3)云贵高原:   为南方地区的重要林区,在高原上的“坝子”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总之,南方地区为全国最温暧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度、水分条件都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林木、果品和鱼类的生长繁殖,成为全国山青水碧的“鱼米之乡”,农、林、渔业物产丰富。 (4)东南丘陵: 包括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浙闽丘陵三部分。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分布广泛,红壤酸性大,缺乏有机物质,是一种低产土壤。利用和改良红壤的方法有:首先是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补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程度;其次,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长的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再次,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植水稻,把丘陵缓坡辟为茶园,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两广丘陵地区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盛产香蕉、柑橘、菠萝、荔枝、龙眼等。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岛的南部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如橡胶树、剑麻、油棕、椰子等。南岭、武夷山、五指山和台湾山脉等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林区,生长着常绿阔叶林。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土和红壤均为有利于农业的肥沃土壤 B.四川盆地农业生产依赖的水稻土是自然形成的 C.云贵高原干旱严重主要和喀斯特地貌有关 D.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有茶树、水稻、杉木、小麦等。 4、“长三角”的城市化发展―冲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1)世界五大城市群(带) 世界都市圈,也称大城市连绵带或城市群,是城市群的最高发展形态。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先用“世界都市圈”这个词来描绘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高度城市化地带。以后,人们又把欧美及日本的一些城市带列入世界都市圈行列。当今世界有五大都市圈,它们分别是: ①纽约都市圈。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共40个城市,面积13.8万平方千米,人口650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②北美五大湖都市圈。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③东京都市圈。主要包括东京、大贩、名古屋,区域面积3.5万平方千米,人口将近7 000万。 ④巴黎大都市圈。主要包括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布鲁塞尔、科隆等,这里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600万o ⑤伦敦都市圈。以伦敦一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设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人口3650万。 (2)“长三角”称为世界第六大部市圈    近几年来,一些国际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称呼中国的“长三角”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它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共二6个中心城市,面积近1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7240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以连续10年全球领先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瞩目。这一地区经济要素完备,市场运行机制稳定而灵活,市场主体力量日益强大,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冲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实力。 (2)“长三角”城市化优势条件 ①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长三角”处于中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T字型结构的交会点,是中国两个最大的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和中部长江经济带的交会中心,也是我国“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两个辐射扇面的战略枢纽部,它发挥着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的重要功能。 近年来规模浩大的“路桥运动”,为“长三角”都市圈提供了强大的交通支撑。未来5年内,以沪宁高速公路、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杭高速公路、崇明越江通道、沪宁高速铁路等为核心的快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