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VIP

议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议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摘要: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粮食、蔬菜作物,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但是对肥料的反应特别敏感,各生育期需肥性不同,对各种营养的比例要求不同。因此在马铃薯栽培技术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测定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根据马铃薯吸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与肥料效应,确定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应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调控各营养元素的供应能力,满足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利于加快生育进程,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淀粉积累,增加产量,提高产品品质,减少病生害发生,根据试验确定马铃薯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为马铃薯作物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69-02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产量形成与土壤营养条件关系密切。因此,合理施用肥料,合理施肥,可以适当增加叶面积系数,增大光合面积,延长叶处寿命,增加功能叶的光合时间,有利于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运输,同时能改善作物栽培环境。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实现马铃薯高产、优质和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1马铃薯需肥特性 1.1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因生育阶段不同,其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幼苗期吸肥量很少,发棵期吸肥量迅速增加,到结薯初期达到最高峰,而后吸肥量急剧下降。各生育期吸收氮(N)、磷(P20;)、钾(K20)三要素,按占总吸肥量的百分数计算,发芽到出苗期分别为6%、8%和9%,发棵期分别为38%、34%和36%,结薯期为56%、58%和55%。三要素中马铃薯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试验表明,每生产1000kg茎,需吸收氮(N)5—6kg、磷(P。O。)1—3kg、钾(K20)12—13 kg,氮、磷、钾比例为2.5:1:5。3[1]。马铃薯对氮、磷、钾肥的需要量随茎叶和块茎的不断增长而增加。在块茎形成盛期需肥量约占总需肥量的60%,生长初期与末期约各需总需肥量的20%[2]。 1.2营养元素在马铃薯生长中的作用 1.2.1 氮素。作物产量来源于光合作用,施用氮素能促进植株生长增大叶面积,从而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氮素过多,则茎叶徒长,熟期延长,只长秧茁不结薯;氮素缺乏,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严重影响产量。 1.2.2磷素。磷可加强块茎中干物质和淀粉积累,提高块茎中淀粉含量和耐贮性。增施磷肥,可增强氮的增产效应,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寒抗旱能力。磷索缺乏,则植株矮小,叶面发皱,碳素同化作用降低,淀粉积累减少。 1.2.3钾素。钾可加强植株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延缓叶片衰老。增施钾肥,可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使茎秆增粗、抗倒,并能增强植株抗寒性。缺钾植株节间缩短,叶面积缩小,叶片失绿、枯死。 1.2.4微量元素。锰、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具有加速马铃薯植株发育、延迟病害出现、改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的作用。 2材料和方法 2.1材料 2.1.1气候特点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千斤沟东圪梁园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处大兴安岭西南边缘,阴山山地东段低山丘陵区,浑善达克沙地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1一115。49,北纬41。35一42。10。海拔高度1325—1828米。土壤主要为典型的草原地带性土壤一栗钙土。土层深厚,质地均匀,沙壤疏松,通透性好,富含钾肥,有机质含量0.2—5.7%,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年平均气温1.4℃。最低气温一37.6℃,地面温度年平均3.8℃,≥10℃年积温为1812.3℃,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5—2.8米,多年平均无霜期11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387.7毫米,且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于7、8、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2%,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700—3197小时之间,太阳总辐射量为134—148千卡/平方米,农作物生长时期的日照时数达1094.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63千卡/平方厘米,水热同期匹配,形成了有利于马铃薯生长的气候环境。 2.1.2土样采集 播种前(2008年5月6日)进行采样,采样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东圪梁园区,实验地面积O.07hm2,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土壤测定值为碱解氮75.6mg/kg,有效磷含量为12.3mg/kg,速效钾含量为86mg/kg,有机质含量为22.5g/kg,PH值为8.21。 2.2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34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