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培养-课堂教学目标指向.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感培养-课堂教学目标指向

数感培养:课堂教学目标指向摘要:数感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较好地发展学生对数的理解力、判断力、发现力和实践力,为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为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数感;课堂教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中安排了这样四个学习领域: “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总体目标的具体阐述中,将”建立初步的数感”列入数学思考目标的首项要求,可见,数感已成为数学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 西方数学教育中,数感也是常见词语,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把”数感”定义为:一种对数的直觉。英国的《COCKCROFT报告》中强调数学教育应该”使学生懂得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新加坡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关于数学教育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使用数学作为交流的工具”。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感的定义如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答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并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在我看来,数感就是对数的理解力、判断力、发现力和实践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这四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数感,为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一、培养对数的理解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因此,培养对数的理解力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0》的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温度表上有0”、 “直尺上有0”、”日历上有0”、”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事物,学生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在温度表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 再如教学《认识面积》时,重点培养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数感,让学生解决如下问题:1平方米有多大?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有了面积的大小”感觉”,。使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数感。 二、培养对数的判断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增强对数的判断力,培养数感。以下是我执教的一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中的部分案例: 1.估一估 师:这儿有一堆本子,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本? 生1:15本。 生2:16本。 师:他们谁估计的最接近呢?一起来数一数。18本(把第一堆本子放在桌面上) 师:我这儿还有第二堆本子,(放在第一堆旁边)你能根据第一堆的本数估一估第二堆大约有多少本吗? 生1:66本。 生2:73本。 师:老师课前已经数过了,第二堆是72本。 2.比一比 师:那么把第一堆的本数和第二堆比一比,你会怎么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第一堆比第二堆少得多,第二堆比第一堆多得多。 3.移一移 师:刚才小朋友比的真好,下面的问题更难了,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现在,第二堆比第一堆多得多。那么,谁能想个办法能让第二堆只比第一堆多一些呢?请小朋友上台试一试。 教学中设计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使第二堆的本子只比第一堆多一些。孩子们开动脑筋,一次放几本,看看感觉还不够又放上几本。这个过程恰恰反映了学生的对”多一些”、”多得多”的感知,在这一实践和交流的过程中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运用,在参与活动中发展培养了数感。 三、培养对数的发现力 规律是数学的灵魂。学习数学,重要的不是会做几道题,而是通过学习,学会总结规律、使用规律,最终培养出一种能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探索”和”发现”规律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培养学生对数的发现力,近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四、培养对数的实践力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