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行理财及P2P理财战胜定存谁更靠谱
银行理财及P2P理财战胜定存谁更靠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先读懂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1预期收益率。
理财产品一般提到的只是预期收益,而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实际上,从以往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到,达到“预期收益”的概率并不高。
关键词2年化收益率。
年收益率,就是一笔投资一年实际收益的比率。而年化收益率,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等)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
关键词3认购期限。
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到期日意味着产品到期、停止运行,而银行要在“到账日”才会把本金和投资所得返还给投资者账户,资金到账日是指产品到期日或提前终止后到资金打回到投资者个人账户之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资金不计息。
关键词4到期保本。
到期保本并不等于永远保本。一般而言,保本产品是持有至到期时才能保本,如果提前赎回,投资者必须支付相关费用,不仅不会保本,本金还会遭受一定损失。
关键词5风险提示。
不少投资者只注意看理财产品宣传单上的“收益”字样,却很少去看风险提示。实际上,产品风险提示中含有重要的风险信息披露,投资者应该仔细阅读。
股市跌跌不休,指数重回10年前;楼市调控不断加码,投资房产受到诸多限制;信托产品动辄百万的门槛,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艺术品市场真伪难辨,没有火眼金睛,还是先练好内功……
投资与理财市场行情近两年的不景气,让不少投资者开始调整收益预期,能够战胜定存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而目前市场上能够战胜定存的产品中,银行理财产品首当其冲。
令人眼花缭乱的银行理财产品
近年来,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它的火热销售令各家银行收入颇丰,这从银行理财市场的规模发展可以看出端倪。普益财富日前统计显示,2012年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万余款,较2011年上涨25.84%;发行规模达24.71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45.44%,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
工薪族孙敏这几年正在攒钱买房,但房价上涨的速度远高于孙敏的攒钱速度。她不甘心让存款贬值,在经过多方打听之后,准备用这些钱买银行理财产品。
但登录银行的官方网站,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让孙敏有些发懵。她发现虽然不少产品预期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但很多标明不保本,这让她开始打退堂鼓。许多想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人也有同样的疑惑。
业内人士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从时间长短来划分,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分1个月以下、1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6个月、6个月至1年、1年以上等几大类;收益类型上,一般分为保本保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非保本浮动收益类3种类型;根据时间的长短,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般为3.5%~20%不等。
“保本保收益类的风险最低,几乎都会实现预期收益;保本浮动型收益产品也大多会实现预期收益,也有一些未达到;风险最大的就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这类产品一般比较极端,年化收益超过20%也可能实现,赔掉30%也是常事。
记者走访中发现,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相对丰富。其保本浮动型产品和非保本浮动型产品相对较多,预期收益率达到30%~40%的占不少比例,但产品的门槛也相对较高,不少达到50万元。而四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相对保守,收益率一般仅高于同期银行定存利率的1到2个百分点,即使非保本浮动产品,大多也会实现其预期收益。
银行理财赔掉5300万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虽然近几年迅猛发展,但其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历时3年的宋文洲案,虽然案件最后以和解收场,但渣打银行亏掉宋文洲5300万元的事实,给诸多投资理财产品的人敲响了警钟。
例如,有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的挂钩黄金表现的理财产品,分为“看涨”和“看跌”两款,美其名曰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产品,但投资者如果选择错误,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认为,银行发行这类“矛盾对立”的产品,虽然表面上看,同时为看多和看空标的的投资者提供了可选择的产品,但却存在规避责任的嫌疑,难以体现其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
除了上面这种“两头堵”的理财产品,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的行为也可能给客户带来损失。去年年末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夏银行理财黑幕,便是理财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向客户推销有限合伙理财产品(非银行理财产品),导致客户亏损1亿多元。
业内人士建议,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预期过高时,就要特别注意其风险了。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普通人来说,还是选择较低收益的保本保收益类和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
舶来品P2P理财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舶来品P2P理财,也成为不少投资者战胜定存的选择。但目前市场上品种众多的P2P理财,也让投资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P2P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