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的灸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风病的灸治疗

操作 普通针刺 内 关:泻法 三阴交:提插补法 极 泉:提插泻法 尺 泽:提插泻法 委 中:提插泻法 余穴用补虚泻实法 操作 电针 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中弱度刺激,以肌肉微颤为度。 操作 头皮针 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运动区言语区、感觉区、足运感区、)颞三针、”CT” 定位围针。 穴位注射: 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肌苷注射液 、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其他疗法 灸法:气虚血虚患者可用艾灸百会、足三里、三阴交;隔姜灸、隔盐灸灸神阙和背腧穴 梅花针:叩打三阳经、夹脊穴。 耳针:选脑、皮质下、肝、三焦 穴位埋线:选取二十个左右的穴位,调整肌张力 推拿、按摩及功能锻炼。 中风病的针灸治疗 长沙市第一医院:王晓顺 【学习要求】 1.了解中风的概念。 2.熟悉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临床表现。 4.掌握中风的针灸治疗。 一、概述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淤,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到、不省人事,伴口角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西医相关病证: 出血性 缺血性 一、概述 脑出血 蛛网 膜下腔 出血 脑栓塞 TIA 脑 梗塞 脑血管意外 积损正衰 脑脉失养 气血两虚 二、病因病机: 劳倦内伤 阳气升张 痰浊上壅 瘀血上壅 二、病因病机: 嗜食肥甘 厚腻 脾失健运 聚湿成痰 痰郁化热 肝郁化火 痰郁互结 二、病因病机: 二、病因病机: 五志所伤 情志过极 气机郁滞 气血逆乱 上扰脑窍 肝阳暴张 三、临床表现 本病以突然意识障碍或无意识障碍、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根据意识有无障碍而分为中经络、中脏腑。 本病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乏力等先兆症 鉴别: 中经络 无神志改变,仅口角歪斜, 言语不利,半身不遂 (病位浅、病情轻) 中脏腑 神志不清,涡僻不遂, 常有先兆(病位深、病情重) (1)中经络: 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喎斜,而无意识障碍。 三、临床表现 中经络分型 肝阳暴亢: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风痰阻络: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弦,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痰热腑实: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三、临床表现 三、临床表现 中经络分型 气虚血瘀: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苔白腻,脉细涩。 阴虚风动: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脏腑: 闭证:神昏,面赤,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二便不通,苔黄腻,脉洪大而数。 脱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气息微弱,手撒口开,汗出肢冷,二便失禁,苔滑腻,脉散或微。 三、临床表现 (一)中经络 治则:疏通经络,宣导气血 以手厥阴经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四、针灸治疗方法 主穴:内 关 三阴交 极 泉 尺 泽 足三里 委 中 调理心气 滋补肝肾 疏通经络,宣导气血 内关 配穴: 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血海、气海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配穴: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曲池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口角呙斜:地仓、颊车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绝骨、纠内翻 足外翻:中封、太溪、纠外翻 足下垂:解溪、胫上 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