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电学部分)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电学部分)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电学部分)
第四部分 电学部分
一、 电路
1 电荷:
(1)摩擦起电——带了电荷(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电荷量Q: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
2 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2)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3)持续提供电流的装置——电(作用、能量转化)
3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大地、人体、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橡胶、朔料、玻璃、等)
4 电路:
(1)组成:电(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通断电流)、导线(传导电流)。
(2)三种电路:通路、断路(开路)、短路。
(3)两种连接方式:串联(电流路径只有一条,特点:用电器互相干扰);并联(电流路径有多条,特点:各用电器互不干扰)。
(4)电路图及各元符号(见教材)
二、 电流、电压
物理量
概念
单位
公式
测 量
工 具
串、并联电路
特 点
电流
I
电流
大小
安培
A
I=U/R
电流表
串:I = I1 = I2
并:I = I1 + I2
电压
U
使电路
形成
电流
伏特
V
U=IR
电压表
串:U=U1=U2
并:U=U1=U2电流表、电压表符 号
连接
方法
电流
方向
量程
注 意
电流表串联
正入
负出
0~06A
0~3A
不可以直接接到电的两端
电压表并联
正入
负出
0~3V
0~1V
可以直接接到电的两端(测电的电压)
三、 电阻
1 概念: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 单位:欧姆(欧)—( Ω )、千欧—(Ω )、兆欧— (Ω ) 。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在其它条一定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的电阻越小;)
4 定值电阻R: 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
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的大小;
(2)符号:是( )
(3)作用:分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保护电路中的元(电、电表等)
(4)连接方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时,使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
()铭牌“2A 10欧” :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0欧表示最大电阻值。
6电阻箱:
(1)原理:同上
(2)作用:可明确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值。
(3)使用方法:调节方法;读数方法。
(4)测量范围:0——99999欧。
四、欧姆定律:
1实验基础: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结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成反比)。
2欧姆定律:
(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3)适用条: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阻。
3.欧姆定律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欧姆定律
(2)电路图( )
(3)实验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开关、导线、被测电阻。
(4)要测的物理量:电流、电压。
()实验步骤:
A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先断开开关);
B检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否正确以及各元的接线柱是否松动;
开关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求电阻R=U/I:
D重复步再测量2次数据求电阻。
(6)注意事项: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闭合;
B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应该选一上一下,并使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
电流表的连接要正确;
D电压表的连接要正确。
4 欧姆定律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R总 = R1 + R2
(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的电阻都要大);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1 /R总=1 /R1 + 1 /R2
(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的电阻都要小)。
(2)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时:
A电流的比是1:1;
B电压的比是U1:U2 = R1:R2(U与R成正比);
电功率的比是P1:P2=U1:U2=R1:R2(P与R也成正比);
D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的比是1:2=P1:P2=R1:R2(与R也成正比);
E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是Q1:Q2=R1:R2(根据Q=I2Rt,Q与R也成正比) 。
(3)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
A 电压的比是U1:U2=1: 1;
B电流的比是 I1:I2=1/R1:1/R2=R2:R1(U与R成反比);
电功率的比是P1:P2=I1:I2= R2:R1(P与R也成反比);
D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的比是1:2=P1:P2= R2:R1(与R也成反比);
E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是Q1:Q2= R2:R1(根据Q=I2Rt=U2t/R,Q与R成反比)。
五、电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上册《明湖居听书》学案河大版.doc
- 八年级上册《观潮》学案.doc
- 八年级上册《老王》教案分析及反思.doc
- 八年级上册《诉衷情》教案.doc
- 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学案_0.doc
- 八年级上册《运动的描述》学案.doc
- 八年级上册《钱塘湖春行》学案.doc
-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学案_0.doc
- 八年级上册《阿长和山海经》学案人教版.doc
-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人教版).doc
- 顺延劳动合同的通知书5篇.docx
- 有财产分割民政局协议离婚范本参考样例8篇.docx
- 纺织工厂加工合同协议书6篇.docx
- 2025年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Unit 6 第三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pptx
- 新沪科版(2022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四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pptx
- 新沪科版(2022新课标)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 .pptx
- 2025年学期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二章 地图 2.1 地图的阅读.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pptx
- 新沪科版(2022新课标)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四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pptx
- 合伙设立公司协议9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