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叫三声夸克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叫三声夸克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叫三声夸克
字音
泄气(xiè )肇事( zhà )禁闭(ìn )隧道(suì )
形近字
隧(隧道) 遂(遂愿)
词语解释
泄气:泄劲,失去信心和干劲。
妙处:奥妙的地方。
禁闭:把犯错误的人关在屋子里让他反省,是一种处罚。
学常识:
1、作者简介:卞毓麟,1943年7月生,1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系,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台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至1998年3月,1998年4月到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现任版权部主任,1999年4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兼职教授,现为上海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关于夸克:夸克是兼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粒子。夸克首先是从理论上推导出的,以后才陆续发现。最后一个夸克——顶夸克于199年初才被发现。
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结构全篇,借用一首诗中的诗句作为标题,既揭示了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的“夸克模型”的基本设想,也为全的说明定下了语言基调。
(二)结构分析
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重点介绍夸克这种超微粒子发现的全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按由假想到证明的顺序写的。先写美国科学家盖尔曼发挥想象提出了“夸克模型”,并说明了“夸克”这个名字的由,接着写许多科学家为找到夸克所进行的艰苦研究。这部分内容写得十分丰富而又有变化。既写出了研究中的收获,也写出了研究的艰难;既写了能证明夸克存在的根据,又写了仍不能解释的许多疑团。行也富有波澜。
2、重点语句点拨
“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这些疑问句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
3、主题
本以人们对物质结构探索研究的过程为序,说明了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不同认识,介绍了物质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夸克,激发人们对物质结构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4、写作特点
(1)语言通俗形象,结构严谨。通篇语言平实明白,几乎口语化的表达使本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显得十分通俗易懂。开头从一个礼品盒的比喻入题,使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更为轻松容易。的结构也以这一比喻为依托安排。开头由此入题,结尾仍然紧扣它收笔,中间每一部分内容的引出都仍以这个比喻为过渡。有关“盒子”的比喻的句子在当中穿针引线,使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2)多层次的复杂分类,也是本说明的一个特点。本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比如比喻、举例等。但最主要的是分类说明。这是由的内容决定的。的内容是以人们对物质结构探索研究的过程为顺序,说明物质结构,介绍了物质结构研究的成果。只有恰当地运用分类说明才能把有关内容说明清楚。而且,许多新的成果是在原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这个分类的层次就显得比较复杂。多层次的复杂分类,所以能说得清楚:一是用设问句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二是用关键词“又”,体现说明的深入性。
(3)这篇在说明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寄寓科学精神,给人以启发。人类对物质结构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夸克的发现和证明更体现了科学家的身上可贵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代青少年首先要认真学习的,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去探索科学秘密。
新 标第 一网 x b1
、体验拓展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的欢乐。” ——《名人传》
(1)选中“他”指的是 ,他是 造就的伟人。
(2)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案:(1)贝多芬 痛苦和磨难 (2)在困境中顽强奋斗,不向命运低头。
后练习答案
第一题:
依次为: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第二题:1、“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和“10万个原子核的直径才等于一个原子的直径”有这样几点不同:原句说“大约”,改后的句子缺少了这个限制,便没有原句准确,因为这是一个估计的说法,并不是精确的比较。原句说“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改后的句子直接说成“10万个原子核的直径”,前后的内容不是一回事。原句是“相当于”,改成了“等于”,前者是大概估计,后者是肯定的说法。总之,改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不够准确。
2、“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意思是科学家已经从实验室里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这仅仅是“感觉”,是科学家根据实验产生的一种想象,还没有进行科学的证明,改为“强子的内部结构为科学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根据”,似乎是已进行了科学的证明,显然不妥。
第三题:略
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档案( ) 踪迹( ) 禁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吊篮安拆单位单位资格报审表.doc
- 前列腺影像(PI-RADS)解读.docx
- 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docx
- 上海高考20题(解答压轴题)(4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复习.pdf VIP
- 国有企业年度财务审计服务方案.docx VIP
- 第四节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PDF
- 沃森(VicRuns)VD300A变频器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pdf
- 高层住宅建筑高效建造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docx VIP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课件(共21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