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 《国语》   [ 教学目标 ]   1 学习掌握谤、溃、障、壅、弭、决、亲戚等言实词和乃、之、故等虚词。   2 学习本巧妙运用比喻使生动形象的方法。   3 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了解统治者的昏庸。 体会作者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的积极进步的民本思想。   [ 教学重点、难点 ]   1 、召公的谏词。   2 、人物内在性格的揭示。   二、初步把握:   1 教师范读全篇   2 学生翻译(教师及时指正)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 “ 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 ” 厉王发怒了,找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 “ 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     召公说: “ 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畅通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让进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至于违背情理。   “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水,财务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3 归纳言词语: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语:   厉王虐,国人 谤 王谤:公开议论批评别人的过失   民不 堪 命矣堪:忍受   吾能 弭 谤矣,乃不敢言弭:止   川 壅 而溃,伤人必多壅:堵塞   是故为川者 决 之使导决:疏通河道。导:疏导   为民者 宣 之使言宣:疏导,引导   亲戚 补察亲戚: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胡 可壅也胡:何   ( 2 )一词多义:   乃不敢言   乃三年乃流亡于彘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   家祭无忘告乃翁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之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川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三、分析内容:   学生速读理清全的结构   ? 层次:   第一部分:弭谤的由。第二部分:召公谏弭谤。   第一层( “ 王喜 ” 至 “ 乃不敢言 ” ),乘上启下的过渡段。   第二层( “ 召公曰:是障之也 ” 至 “ 为民者宣之使言 ” ),展示了召公的政治主张。   第三层( “ 故天子听政 ” 至 “ 是以事行而不悖 ” )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 “ 谤 ”   第四层( “ 民之有口也 ” 至 “ 其与能几何 ”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 “ 民谤 ” 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第三部分:弭谤的结果。   ? 研讨处理重难点:   开篇 “ 厉王虐,国人谤王。 ”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揭示了周王与国人的尖锐矛盾和对立。开门见,一语入题,节奏十分明快。   ( 1 )周厉王的人物形象:   ○ 起笔用一个字高度概括了周厉王的性格,是什么?   ——“ 虐 ” (板书 “ 虐 ” )   ○ 面对国人的 “ 谤 “ 厉王有哪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 一 “ 怒 ” 一 “ 杀 ” 。面对他 “ 虐 ” 的结果 “ 民不堪命矣 ” 非但不收敛,反而穷凶极恶,一 “ 怒 ” 之下,派卫国的巫师监视敢于公开议论批评朝政的人,   “ 以告,则杀之。 ” 这里既写出了他 “ 虐 ” 的程度,又写出了国人遭受的迫害是何等的严重;一 “ 杀 ” 更是活画出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形象,是 “ 虐 ” 的具体化。   (板书 “ 怒 ” 、 “ 杀 ” )   ○ 厉王的这种高压政策是否奏效了呢?   —— 周厉王的高压政策收到了暂时的效果, “ 国人莫敢言 ” 国人敢怒而不敢言,但紧接着从 “ 道路以目 ” 中,我们不难看出国人强烈的愤怒和怨恨。这沉默就像孕积已久的活火一样,随时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