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说教案_0
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
经”等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
所以”这些言虚词;
3、掌握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中出现的特殊
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4、了解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了解有关“说”的体知识,了解古特点及韩愈在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体会作者
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背诵全,掌握中的语法知识;
3、认清本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阅读语感。
教学方法 诵读发、导读法
布置预习:1、熟读,掌握生字的读音;
2、初步理解;
3、参考注释翻译,不会译的用红笔把原句抄上。
教学过程
第一时
这一堂着重掌握重点字词句,背诵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觉得教师应该受尊敬吗?
说明:从革中的“臭老九”到今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地位一天天升高,可是在教师倍受尊敬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教师已经越越职业化,跟一般的职业没什么两样,因此不需要特别尊敬。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精彩的论说,虽然针对的情况不一样,但有些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著名学家、哲学家、古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公,著有《昌黎先生集》。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以载道”、“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写作背景
本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四、解题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的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说》等等都属“说”一类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分析
(一)、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二)、疏通意
1、请同学翻译,遇到重点字词句或译错的地方插进去讲
(三)、讨论重点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做“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以前学过的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学习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的”
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年级数学上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研究课教案.doc
- 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探究型教学设计.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1-3学案(最新人教版).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北师大版).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和公式(人教版).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苏教版).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概念整理_0.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