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叶笛》教案
第4课《叶笛》教案
第4《叶笛》教案
教学目标
1对散诗的特点有所了解
2增强对诗歌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
1《叶笛》的写作技巧
2《花的世界》中选取的花的不同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一时]
教学过程
引言:今天我们将接触一个新的学体裁——散诗。散诗起于俄国,流传到我国已经90多年的历史了。是兼有抒情散和抒情诗的特点的一种学体裁。它是“混血儿”,它的形式是散,灵魂是诗。散诗没有模式,它本身是解放出了的一种体。茅盾先生曾用一句话概括了散诗的特征:“散形的诗”。
介绍散诗
散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茅盾的话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诗和散诗;抒情散和散诗的区别。当然只能大体地加以区别,绝对的区别标准是难以规定的。
a诗与散诗
我们在此引用一下那家伦的观点,他以为散诗是从诗或散领域中分离出,是近代学向更精细的学体裁发展的一种趋向,这一说法,值得注目。的确,在近代学中,如报告学、杂都是从散领域内分离出而成为独立的体的
1散诗与一般新诗的区别在于: 散诗不像一般新诗那样有严谨的格律,它不分行,不押韵
2可是既然是“诗”,散诗必须具备 诗的最主要的基质:感情,必须强烈;想象,必须丰富;意境,必须和谐。
b抒情散与散诗
1散诗篇幅短小,有一定字数限制,抒情散可稍长些;
2散 诗要求有浓郁的诗的意境,而抒情散虽然也以此为创作的追求目标,但由于篇幅稍长,意境总不那么凝聚
3散诗中要隐含寓言和哲理,又必须通过形象表现
总结
也都是由于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扬弃诗或散中的某些“拖累”(所谓扬弃,就是有选择地保留舍弃并进行某种转化和提高)如诗的押韵、讲平仄之过于硬僵的约束,如散行之过于分散、拖沓以至没有节制等,为了吸取二者的优点,如诗的浓缩、内在的节奏感和散的舒展自如、自由活泼等,而试着以一种新的体表情达意。
诗歌讲押韵,甚至讲每节的行数,乃至每行有整齐的字数,在某种情况下,格律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诗歌生色增辉;甚至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格律,诗不成其为诗。但在另外的情况下,格律的确成为一种“拖累”,而散诗恰恰可以冲破这种“拖累”而自成格局。从某些散中,也不难发现某些“拖累”,譬如行拖沓,内容过于繁杂,节奏过于迟缓等,散诗又可以改正这些“缺憾”而同时吸取散的另外某些美学特点,自成格局。
散诗语言的内在张力,是一作品中最大的特色。一句话一个小片段便能将思想的厚度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散诗里一个标点一个词的运用,都会影响到整散诗的表达效果,所以娴熟的语言应用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
进入
齐读诗歌:对于散诗要有更直观的了解,就必须进入具体的本阅读,现在就请同学们朗读一下散诗的第一首《叶笛》
作者介绍:
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9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散诗和儿童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
诗人何为?这是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我们本土的诗人有史以缘于愤怒,当然也有一大批言志、载道的诗人。好诗大多出于前者,后者大多做的是添砖加瓦的事情,偶有好句,也属精神残废。直到现代诗人的出现,才似乎真正地跟个体心灵有关。30年代活跃于上海坛的施蛰存 、穆时英、刘呐鸥,经常在《现代 》杂志上发表作品,还有戴望舒等等。这是郭风艺术上的幸运,这是我们诗歌史上一个非常短暂的个体心灵自由书写的黄金时节,郭风有幸地在他们那受到了影响。以至郭风甚至可以在“1942年1943年,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艰难的年份,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日本侵略者更为猖狂,在中华大地,在东南亚,在太平洋……而郭风,却在礼赞他的村庄、礼赞那儿的劳作与暮归”,对此有论者认为“郭风这一时期脱离了斗争生活……”,但有人回答:苦难中的郭风,实际上是通过如许的描写,寄托了一种很强烈的对和平的渴望,对失却了的家园,对被践踏的村庄的遥想和怀念。
有人说这是郭风的懦弱,诗人本身就应是弱的天才,因为“诗歌并不教给人们任何关于现实的东西,只有科学的陈述才有经验上的可证实的意义,而诗歌是不可证实的——每一首诗,每一学作品,都有一个自己营造出的世界,对于现实说,这只是一个可能的世界。
解读本
诗人在《叶笛》中营造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呢?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技巧
1最明显的就是“重复”
“吹出了……吹出了……”,从修辞角度说这是运用了排比。但这不仅仅是修辞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诗学的问题。这里的排比句式增强了循环往复的节奏感。叶笛没有技巧只能发出一些单调的或者刺耳的声响,可到了郭风的笔下就变得 不同凡响了,他不仅吹出了节奏吹出了旋律,而且更吹出了故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溶液的形成_4.doc
- 溶液的形成_2.doc
- 溶液的形成_3.doc
- 溶液的有关计算_0.doc
- 溶解度_0.doc
-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_0.doc
- 溶解度_3.doc
- 溶解度_1.doc
- 滕王阁序教案_0.doc
- 溶质的质量分数_0.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