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高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高二语《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时: 2时
自学指导
【学习目标】
1、把握本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作为艺性说明的语言特点。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学法建议】
1、抓住关键语词理清说明顺序,明确荔枝的相关特点。
2、紧扣关键语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引用古代诗达到的说明效果。
【前预习】
1、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先生虽已八旬有 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资料链接
(1)学前指导
说明对象:(事物说明、事理说明)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学性(生动、形象)
(2)体介绍
本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艺性说明,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学情趣。
(3)白居易《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结构顺序图如下:
第一部分:(1节)
第二部分:(2-11节)荔枝的生态(说明荔枝本身)
果实外部形态(2-)
2节:果___,龟裂片、片峰(粗糙)
3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内部组织(6-11)
6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节:贮藏,______________(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9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节:果花,花期、花___、花___、花___、花____
第三部分:(12-1) 荔枝的生产 (说明荔枝问题)
12节: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节:果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节:移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节:产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结构图,作者介绍荔枝采用了那些说明顺序?为什么采用这些说明顺序?使用这些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2、问题探讨
(1)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隐含哪些方面的信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
(2)活动体验
本是一篇科学小品,既有一般说明简明、准确、周密、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请学生讨论合作完成。
第一,科学性
语言细密精确(限定范围、修饰程度、说明条、比喻形状)
如:“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不能改成“将是完全可能的事”,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语言的周密上,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TS 133-2013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docx VIP
- 工程设计方案科学合理(3篇).docx
- 电子元器件选型要求规范实用经典要点.docx
-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培训PPT课件.ppt
-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符合ISO 13485、MDR、FDA 21 CFR Part 820)软件配置控制程序2025年.docx
- sg500mx sg630mx sgxxhv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pdf
- 湖北省荆门市2022年中考[生物]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pdf VIP
- 国际贸易公司办公室主任职责.doc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01(九省新高考新结构卷)及答案.docx VIP
- 码垛机机械手的整体设计论文大学毕设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