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届高考语诗歌鉴赏的实践
2010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实践
高三语复习指导与练习:诗歌鉴赏的实践——关于答题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诗歌鉴赏的实践——关于答题
二 教学重、难点:
(一)方法点拨
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高考要求,了解诗词鉴赏的角度。
先弄清写了什么?
1 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善于利用暗示:不遗漏任何信息
(1)诗题(统摄全诗,或含有感情基调,或总括诗歌内容,或点明创作缘起及创作背景lt;如诗歌创作的时令、时间地点、作者境遇、社会背景等gt;)
(2)作者(朝代、流派、个人际遇、思想倾向等)
(3)诗歌(融情体物,通过想象建立画面)
(4)注释(提示诗歌创作背景,或含有诗歌中难解词的解释)
()题干(提示答题角度,给出答题的思维方法或思考方向)
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
答案:
(1)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2)清冷、幽静 孤单、寂寞
(3)“为拂绿琴埃”
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提示: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诗中有画和精忠报国
(二)弄清是怎样写的?
1 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2000年高考题中“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达了诗歌主人公因约客不夜过半的烦躁。在分析细节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如果不注意上的“有约不过夜半”和下的“落灯花”,很可能把“闲敲”理解为表现诗歌主人公闲适恬淡的心情。
附: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 注意全诗的结构
结构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结构有总式、层进式、对照式等。如1996年的高考题整首元曲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呼应。
附: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3 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如1998年的高考题,这首的前三联都是对李凝居住环境的描写,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居处的幽静,这是部分。这里的核心是李凝居处的幽静,也就是整体。在理解上面三联时如果忘了这个整体,就很可能把这三联理解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另外还要注意诗歌中的典故、神话传说也是部分,是为整体服务的。
4 注意表达的角度
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如2001年高考题,作者从微雨、帆重、鸟迟、海门深、浦树远,从远景、近景等角度反复地表达诗人的送别之情。
附: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幕钟时。
漠漠帆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1997年的高考题,作者用“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勾画出秋夜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附: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6 注意环境的渲染
在诗歌中作者往往通过环境描写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在情不自禁中受到作者的影响,接受作者的观点或情绪。如1998年高考题,作者用了草径、荒园、动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物理试题.docx VIP
- 新22J04-1 内装修一(墙面、吊顶).docx VIP
- 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三种常见大豆蛋白质分离纯化提取方法是什么.doc VIP
- (高清版)T-D-T 1015.2-2024 地籍数据库 第2部分:自然资源.pdf VIP
- 风电、光伏项目前期及建设手续办理流程汇编.docx
-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输电和配电设备》(TJSQA 186-2024).pdf VIP
- 《轴承安装与维护》课件.ppt VIP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教程分析.doc VIP
- 二级叉车司机(技师)技能认定理论考试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