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洛阳市2013届高三“一练”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3.《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ǜ,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4.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 )
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 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
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
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这反映出司马光的理财主张是( )
A.“民富财足“ B.“减损浮冗” C.“重敛于民” D.“重农抑商”
6.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 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
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24.右图《梅杜萨之筏》是法国著名画宽有席里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取材于当时“梅杜萨号”远洋船触礁事件,表现遇难船员乘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终于看到救援的船只,一刹那间人们的所表现出的激情和求生的渴望。该作品无论是画面的构图、色彩还是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被公认为开创了某种美术风格之先河,据此判断,下列美术作品与之属于同一种艺术风格的是( )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向日葵》
C.《格尔尼卡》 D.《自由引导人民》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2分,第26题22分,第27题18分,共52分。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乾隆时期,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出使中国。马戛尔尼曾在华逗留数月之久,并受到乾隆帝的接见。马戛尔尼回国后,根据他在中国的见闻,对当时清朝统治做了如下评论:“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船,疯狂的战船,如果说过去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都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会将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线上摔得粉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马戛尔尼对清朝统治的认识。(12分)
(要求:归纳概括马戛尔尼对清朝统治的总体认识,对材料的认识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以使贫困人群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经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有尤其是西欧国家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
材料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