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长生殿》与《桃花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长生殿》与《桃花扇》

第二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 概述 一、李玉与“苏州派” 1.早期作品“一人永占”(《一捧雪》、《人曾关》、《永团圆》、《占花魁》)。 2.后期的代表作《清忠谱》《清忠谱》通过对此加工,歌颂以周顺昌为代表的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崇高精神,表彰颜佩韦等下层市民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高尚品德,在中国戏曲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李渔 戏曲理论家和喜剧作家。李渔戏曲理论比创作成就大,其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中“词曲部”、“演习部”等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著作。 第一节 洪昇的《长生殿》 一、洪昇生平与创作 洪昇(645-1704)字防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出身名门望族,遭难家境败落。科场失志,做二十佘年国子监生。名剧《长生殿》轰动北京,在佟皇后丧期上演,洪昇被削职还乡。 二、《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 李、杨爱情故事,新旧《唐书》、野史杂记均有载。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启此题材创作的先河,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惊鸿记》等对《长生殿》均有影响。 《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成”。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增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虚幻”的主题。 三、《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1、剧中对“情”这一全剧的核心作了充分的描写和反复的渲染。把“情”从故事中抽象出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生死的力量来歌颂的用意。有人称此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 。 2、在写“情”的同时,《长生殿》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几乎与描写爱情的部分相等)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这使得此剧显得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富于波澜曲折(此所谓“闹热”),既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 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动反映了皇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弄权、酿成祸乱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寓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 明皇宠爱贵妃,“占了情场,驰了朝纲”,酿成大乱。《弹词》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 四、《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1、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 上半部偏于写实,下半部主要写幻。采用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2、双线交叉,彼此关联,情节错综,脉络清晰。 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 3、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 充满诗意,具有浓厚的抒情彩。 多处化用唐史、元曲名句,如《惊变》《雨梦》等出曲文,基本由《梧桐雨》脱化而来,却又融化极妙,如同己出。其浓厚的抒情性,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的声情兼备,淋漓尽致。 第二节 孔尚任的《桃花扇》 一、 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 孔尚任,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曾隐居曲阜石门山,捐资纳为国子监生。1686年康熙南巡北归曲阜祭孔,任御前讲经和导游,受康熙赏识,拔为国子博士。 孔尚任淮扬治河时结识许多明末遗民。在扬州登梅花岭,参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登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谒明孝陵;在栖霞山访过道士张瑶星,对创作《桃》剧都很重要。 《桃花扇》三易其稿而问世,轰动京畿 “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 “长安(指北京)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甚至康熙皇帝也索稿阅读(《桃花扇本末》)次年孔尚任被罢官,显与创作《桃花扇》有关。 二、《桃花扇》的内容和意义 1、作者创作意图: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小引》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面对满族统治,许多人产生“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桃花扇·八道》)的疑问。 南明灭亡,香君出宫、侯生出狱,再会白云庵,张道士呵斥:“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舍他不断么?”侯、李断情,分别在南山、北山入道。 《桃花扇》认为国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