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生物圈-台中政府教育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和生物圈-台中政府教育局

教材統整5-1: 人類在生態系中地位的演變 一、靈長類的演化趨勢: 1.骨骼構造和運動方式的改變。 2.以指甲代替爪,增加手指和腳趾的活動能力。 3.第一指與其他四指對合,增加手部靈敏度和操縱能力。 4.降低對嗅覺的依賴,具有雙眼的立體視覺,並強化白晝的視力。 5.牙齒結構的改變。 6.減少每胎產子數,並增長養育時間。 7.腦部容量增大且更精密化。 二、人類演化的重要關鍵: 1.某些靈長類演化出雙足運動的人科動物(Hominidae)的起源。 2.腦容量增大而繼續演化出人屬(Homo)的起源──直立猿人。 3.人類的祖先演化為智慧人種(Homo sapiens),自非洲快速地擴遷至亞洲及歐洲各地,取代了當時的早期人種。 三、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在生物學特徵上之比較: 1.腳掌中央的弓形隆起:可保護腳底的血管和神經,並有助於步行時始身體平穩移動。 2.骨盆:由直立桶狀轉變為扁平寬闊狀,以支持身體重量及固定內臟器官。 3.脊柱:改變為『雙S形』,配合粗壯的下肢,以增加支持力。 4.枕骨大孔:頭顱底部和頸部連結的枕骨大孔位置移向下方中央。 5.下合頁:向後縮,使重心移向中央,有利於直立姿勢的維持。 6.雙手:發展出靈活的拇指,可以緊握物品,並製造許多有利生存的工具。 7.大腦:腦容量增加至1350cm3(新生兒約25%,六個月增加到50%,二歲時成長到75%),大腦皮層的表面皺摺增多,神經細胞間的聯繫增強,語言區特別發達。 8.懷孕:懷孕時間縮短,使胎兒較早出生而有利於分娩。 9.性成熟:童年期延長,使性成熟年齡較晚出現,有助於文化的學習。 四、人類與猿類的比較: 構造 人類 猿類 頭顱 枕骨大孔靠近中央 縮顎 腦容量較大 枕骨大孔靠近顱底 突顎 腦容量較小 臉 眉脊消失 眉脊突起 人中 具有人中 沒有人中 牙齒 齒弓排列呈拋物線 犬齒退化 齒弓排列呈ㄩ字形 犬齒發達 足 雙足行走 後腳跟踵骨後展 腳底穹窿範圍增大 大腳趾與其他四趾失去對合 行走時雙手須輔助(半直立) 後腳跟踵骨較平 腳底穹窿較不明顯 大腳趾與其他四趾對合 下肢 腿部對身體的比例較大 腿部對身體的比例較小 骨盤 骨盤較扁平、寬闊 骨盤較不平、較窄 脊椎 脊椎呈S型弧線使重心配合人體的站立姿勢 脊椎不呈S型弧線身體無法完全直立 毛髮 稀而短,只在少數部位繼續生長 全身濃密,只有頭部不會繼續生長 A.多地區演化模式: 主張直立原人約在100萬年前自非洲向外擴張,而後在世界各地演化為當地智慧人,而後在三大洲漸進演化,彼此基因匯流。 B.單一發生模式: 主張人類的祖先是在非洲逐漸演化出來的,直到15~20萬年前才離開非洲,並快速擴張到舊世界其他地區,取代了當時存於各地的直立原人和原始智慧人族群。 註:粒線體夏娃假說: 由於粒線體內的DNA完全源自母系,故適合用來探究演化的由來。若依照分析結果,現代人可確定追溯至20萬年前非洲的女性祖先。此分析結果支持現代人起源自非洲,因全球4000多個樣本的分析結果都極為相似,顯示現存人類具有近期共通的起源。 六、人類外表的差異: 1.原因:可能是為了適應不同環境而演化出來的。 2.特點: 現代人區分為蒙古人種、高加索人種、黑人種,均屬於同種(Homo sapiens),彼此間都能通婚,並生育子女。因為在外表上的顯著差異,而區分為不同的種族。 3.例如: (1)膚色棕黑是為了防護赤道太陽光的紫外線傷害而演化出來的保護色。 (2)膚色淺白可使生活在陽光不足區域的人能多吸收日光以製造維生素D。 (3)澳洲土著與非洲人的膚色都是棕黑色,但澳洲土著的基因與亞洲人相近,與非洲人則較為疏遠。 4.現代人之種族區分及性狀特徵: 種族 蒙古人種 高加索人種 黑人種 分布 中國人、日本人、 美洲印地安人、 北極愛斯基摩人、 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人 歐洲、地中海、近東、北非、美洲 撒拉拉沙漠以南的黑人移居美國的黑人 膚色 黃皮膚 淺色(淺褐、淡紅、白色) 黑皮膚或深棕色 頭髮 平直、頭髮黑色 捲髮或平直 頭髮黑色、棕色、金色 卷髮、頭髮黑色 體毛 稀少 濃密 稀少 眼瞼 單眼皮 雙眼皮 雙眼皮 唇型 中型 中型或薄唇 後唇 眼睛 棕黑色 藍色或灰色 黑色或棕色 乳房 女性乳房較小 女性乳房呈半球型 女性乳房呈錐形 5. 6.人類的學名:Homo sapiens 七、人類社會的演變: 1.研究人類過去活動的過程,主要是靠文字的記載;在沒有文字之前,則是利用化石和人類使用過的器物。 2.依據器具的製作方式和用途,可推測人類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狀況。 3.史前人類活動的過程可分為三階段: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一)舊石器時代: 1.社會基礎:漁獵採集。 2.人口:很少,各族群分布很廣,沒有固定的住所。 3.器具: (1)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